2345小说>都市现代>众神聊斋>全书后记三:自我进化
最大的区别是,大刘(刘慈欣)直接告诉我们了一个事实,宇宙中不同文明的进化等级不同,以至于一个照面很有可能就把另外一个文明灭的渣渣都不剩,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窝着别出来。(黑暗森林理论,以及那句经典的:毁灭你,与你何干?)

好,问题来了:如果宇宙里每个文明保全自己的最好办法是窝着别出来,换言之,宇宙里每个文明都最好不要通过与其他文明的对比来认识“自我”,但是宇宙里的不同文明的“进化等级”又有高低之分,那么这些物种的整体文明,是如何在不与其他文明对比的情况下,高效的“自我进化”的?

在《众神聊斋》中的倒数第二章:本源中。浩宁的弟弟,浩然,以自己的理解,告诉了浩宁另外一种进化方法:在一个物种的时间轴上,通过现在与过去,现在与外来的时空对比,从而高效进化。

也是在这章里,浩然告诉了浩宁,整个《众神聊斋》架构中的神的存在意义:通过神自身本身所有的跨越时空的属性,在时间层面给与每个时代的人类文明的个体,也就是人类以灵感,再通过这个时代的人类,推动整体人类文明往更高效的进化之路走。

我们的文明曾经总结过,个体人类如何快进化的办法:“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换言之,就是自省的能力。这种自省,是通过过去与现在的人事时地物对比而自省的,那么如果一个文明不仅通过这些对比,还可以通过与未来来进行对比呢?它的进化度是否会更有效率?

或许有人会说,怎么可能通过未来对比?——实际上文中通过浩宁的语言已经解释了一部分,我们现在做任何一种决策,都是通过对未来的推测来影响现在的决策的,这本身就是大脑层面的对未来的对比了。

当然,这是形而上层面的对比,我们说说物理学上的“未来影响现在”,也就是量子力学中的一个“时间现象”(不好意思,量子力学这个物理学说替《众神聊斋》背了好多锅哦哈哈):

量子延迟选择实验,我们不比了解这个实验具体是什么,我们只需要知道,这个实验的结果,似乎再透露一个有意思的时间现象,那就是即将生的未来,实际上会影响现在(有些解读为现在的选择可以改变过去),当然,由于今天我们对量子力学的研究并不深入,所以对于这个实验结果有非常多的解读方式,《众神聊斋》只选择其中一种解读,并且把它变化成我们可以理解的语言:那就是量子形态,是有可能跨越时空的。(当然这个解读并不严谨,但谁知道呢?万一是别的某种方式呢?)

所以,这也从技术层面解决了通过未来的某些信息来进化现在的。——这里要说明一点,我们传统的时空观认为回到过去可能会改变未来,所以未来就不见了。但这是传统的时空观,是站在三维世界来思考时空的,而书中的浩然,也就是宇宙的宏观意识,很明显不是三维的,甚至不是四维的,仅仅凭他能够将时空展现为“时空之河”给浩宁看,甚至把每一个时代的神的“涅槃爆炸”的众多灵感信息展现为“鲲”这种人类更好理解的形式,就证明他在时空的理解比我们今天高很多层次。

换言之,他所描述的一个物种通过跨越时空的灵感系统进行进化的行为,很有可能是确定的,并且在他这个层面来看,根本不会考虑因此而带来的未来改变(他或许认为这种改变仅仅是误差而已)。

这便是浩宁在世界观中设计三层宏观-微观对比的原因:不同层面的宏观看微观,实际上对某一件事情的理解不一样。

在浩然的层面理解众神的意义,是人类物种自我进化过程中的必备因素。

在众神层面理解众神的意义,是为了守卫这个众神所代表的文明体系。(地球宏观意识界天师总结出三神佯谬时间过短,可能还没有到意识到需要理解众神的意义。)

在人类层面理解众神的意义,是为了改天换地,让自己获得更好,满足更多愿望,甚至强于周遭其他人。(费先生,易平指,那些被书灵改造的打脸侠,黄金指以及各种盗版“指”,早期的浩宁等人,都是这个层面的理解)

换句话说,不同层面,不同的人,因为“我”的不同,对于任何一件事情,哪怕是我们心中信仰的同一个神的理解,都是不同的。

如此,便可以引入下面一个问题了:不同的人,不同的层面,因为“我”的认知不同,是否对“【自我进化】”这一命题,认知相同?

从书中来看,各个角色的认知显然是不同的。

但在说这个话题的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书中所提到的:进化与演化的联系与区别。

浩然也解释了,我们常说的“进化论”,其实只是演化论(这是个翻译错误,大家可以百度到)。

演化论的主要理论是:物种因为各种原因会生变异,这些变异会在自然环境的选择中而物竞天择,优胜劣汰,最终筛选出最适合当前环境生存的物种,从整个历史场合来看,出现了适应性更强的物种。——注意,这个过程中,物种是没有选择权,也没有意识的,它无法对自然环境说:你不要天降一场大火灾吧,我要演化出别的东西,它唯一能做的就是,整个物种群体出现变异,然后大火灾来的时候,有些个体变异能够扛的过去,扛过去的就留下,抗不过去的,就没了。

而人们


状态提示:全书后记三:自我进化--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