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穿越重生>大穿越时代>第374章 南海铁道纪行(五)
喝醉了误事,佐餐酒没用日本清酒,而是上了低度淡啤酒之外,其它的菜色全都是货真价实的日本料理啊!这些个日本人怎么会认不出来?”

“……因为这些所谓的传统日本料理,在这个时代的日本,至少是在长州藩,都还没被发明出来啊!”

坐在她身边的临高穿越者元老院“日本问题专家”平秋盛,挑了挑眉毛回答说,“……虽然你上的这些菜都是日本料理没错,但问题是,手握寿司和铜锣烧是江户时代前期的发明,天妇罗则要到幕末前后才有,而寿喜烧、关东煮和大阪章鱼丸子的出现,更是要等到明治维新以后。眼下这个时空还只到了1632年,江户时代刚刚才开始没多久,而这批使者又都来自日本最西端的长州藩,即使如今的江户那边已经有了寿司和铜锣烧,估计也不可能很快跨越整个日本传到长州……他们自然会把这些没见过的菜色当成中国菜了!”

“……原来是这样啊!真是好复杂!”马彤挠了挠头发,感觉好像一拳打到了棉花上,有些哭笑不得。

与此同时,守随信吉的又一番恭维,则让坐在对面的黄石也是苦笑不已,“……此外,黄将军于日常起居就餐之时,依然如此自律,竟不畏辛劳、身披重甲,时时打熬身体不辍,实在是我等武人的楷模啊!”

——看着黄石那一身银闪闪、明晃晃的华丽铠甲,深知铠甲之沉重的守随信吉不无敬佩和羡慕地说道。

但黄石却心里清楚,自己身上这套看上去非常豪华也非常沉重的铠甲,其实根本就是塑料制作的电影道具,外面喷一层金漆银漆而已,只是看着威风,其实穿在身上却是轻飘飘的,根本没什么防护的功效——这玩意儿就是“有关部门”某个看多了古装剧的家伙一时脑抽,不知从哪个剧组弄来,硬是让黄石在“外事活动”中穿上,以便于在日本使者面前装逼的……只是这话不能明说,否则戳穿了对谁都不好看。

正好这个时候,勤务兵端上了水果拼盘和饭后饮料,黄石趁机打个哈哈,岔开了话题,“……这海南岛虽然偏僻,但好处也不少,比如这里四季皆夏,就是冬天也不冷到哪里去。而且遍地都是宝,就拿这里水果来说,一年四季取之不尽啊!这里有好些水果都是在日本很难吃到的,守随先生不妨多尝几个……”

守随信吉低头一看,只见硕大的蓝花白瓷盘里放满了切成片的各色水果,有西瓜、哈密瓜、芒果、菠萝、火龙果、椰子肉……红的红、白的白、黄的黄,五彩缤纷,散发出浓郁的甜香味儿,哪怕还没吃到嘴里,光是这么看着和闻着,就已经让人垂涎三尺。旁边又有一个大号的玻璃广口瓶,里面装满了漂浮着冰块的紫红色饮料,弥漫着花草的香气,还有丝丝的冷气,霎时间就能令人暑意尽消……

“……这些瓜果之中,确实有不少我等远藩小邦难得一见的珍味,在下多谢黄将军的厚待了……”

守随信吉态度谦恭地点了点头,“……只是,眼下长州军上洛(进京)之战已经蓄势待发,急需军械弹药的补充,以及贵国水师舰队的助战。否则德川将军家毕竟坐拥敝国大半江山,兵多将广,在困兽犹斗之下,我军胜败还未可知。所以接下来小臣觐见贵国太上皇陛下的时候,还请将军务必多多美言几句……”

“……守随先生请放心,虽然朝堂之上对贵藩的援助力度还有争论,但给贵军补齐军械弹药,还是绝对没问题的。那些弹药、枪械和火炮如今都已经堆在了临高的码头上,等到您回航的时候就能带走!”

黄石拍着胸脯大包大揽地说道,“……至于采购军火的款子,也可以先赊账。如果最终达成了出兵助战的决议,本将军或许还会再一次亲自率领福宁军远征日本,试一试德川家的兵锋到底有多么犀利呢!”

“……啊,这可真是……黄将军的大恩大德,小藩上下感激不尽,没齿难忘!”守随信吉迅速露出了欣喜的神色,再一次诚恳地低下了头,“……愿黄将军武运长久、公候百代……”

此时,黄石还不知道的是,他自认为还算稳固的福建大本营,已经是暗流涌动、骚乱在即了……

※※※※※※※※※※※※※※※※※※※※※※※

——名震列岛、位高权重的“长州宿老”守随信吉,在此时悄悄离开长州藩,不远千里从日本渡海赶来海南岛,当然不可能只是为了吃喝玩乐,享受南国的阳光与沙滩,而是肩负着关系到军国大事的重任。

事实上,在公元1632年春天的时候,由毛利家发动的新一轮倒幕战争,已经吹响了开战的号角。

当冬雪融化之后不久,三千长州新军就渡过关门海峡,直扑幕府在西国的最后两个据点:平户与长崎。

然后,他们却没有在这里遇到任何德川幕府的武装部队,而是惊讶地看到了两片被烧得焦黑的残垣断壁,以及一支来自菲律宾西班牙殖民地的“海外日侨”十字军,首领是一个姓冈本的外籍基督徒……

——海参崴远东公司的两艘鳄鱼级登陆舰和渡海出击的现代化机动部队,除了在去年突入濑户内海,大肆劫掠堺町,把德川家光将军花费偌大心力拉起来的幕府新军一口气统统烧成了呵灰烬之外,接下来又把九州的平户和长崎这两个幕府天领、通商口岸给狠狠祸害了一通:又是炮击又是火攻又是发兵登陆劫掠,不仅把驻守在这里的幕府军队打


状态提示:第374章 南海铁道纪行(五)--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