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恐怖悬疑>鲁班抓鬼>第四百五十五章血玉

我打量着金丝楠木的盒子,是一块整木头做的,盖子和盒子也是严丝合缝,空气想进去都不容易。

而且做工十分的精细,不像现在的手艺,应该之少有一二百年的历史了。

盒子上没有锁,旗袍女将盒子直接打开,入眼的是一块血红色的石头,看起来有些像鸡血石。

可是我却被这块石头吓了一跳,瞳孔缩的很小。

“这是血玉”

一听我这么说,旗袍女露出了个满意的表情,道“没错这块正是血玉。”

我眼睛死死的盯着血玉,想伸手去拿,可又犹豫起来。

血玉的形成,和尸体有关。当人落葬的时候,作为衔玉的玉器,被强行塞入人口,若人刚死,一口气咽下的当时玉被塞入,便会随气落入咽喉,进入血管密布之中,久置千年,死血透渍,血丝直达玉心,便会形成华丽的血玉。这种东西往往落在骷髅的咽下,是所有尸体玉塞中最宝贵的一个。

其实血玉是一个不确切的说法,在玉器行和古玩行也很少见有人说“血玉”这个词。在古玉中有些玉会出现入土后沁入的红色,所以有人把这种红沁叫做血沁。

我知道在清朝顺治时期,江南有一姓孙的大户人家,曾祖父是在清太宗皇太极手下做官,因立过不少的战功,得到清太宗皇太极不少的赏赐,而其中就有一块古玉。

这块玉不是当代制造的,已有几百年历史,第一位主人是一位修仙之人。

据说是这位修仙之人在山中历练之时,在一个山洞中看到此玉。奇人拿起此玉后细细观察后,就将此玉一直佩戴在身上。

后来这位异人遇到一位有缘人,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就将这块玉跟给对方,而如今孙家族长的儿子手中,就佩戴着此玉。

孙家少爷自幼在江南长大,喜欢游山玩水,吟诗作赋。但其毕竟出身官宦,有一些瞧不起寒门学子。

要知道,那个时候,官宦人家是爷,都是说一不二的主。

科举之期即将来临,孙家少爷带领了一个书童,一个丫鬟进京赶考。过了半个月,他早已经忍受不了旅途的劳累。却不料走过驿站二十公里后就下起了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只有一间破庙,三人只好赶往庙里避雨。

庙里早已经来了几个人,看打扮像读书人,有一位眉清目秀的,特别秀气。孙家少爷三人说明来意,就在寺庙休息下来。

双方简单的聊了聊,孙家少爷得知对方是寻常子弟时,便没有了交谈的热情。不过那个长的眉清目秀之人白沐却紧紧地盯着王长安身上的玉佩,神情有一些不自然。

第二天,一早,他们就启程,中午便到了京城后,来到京城的府邸,早已有管家在那等着。沐浴更衣后,他准备了一些“水果”拜访父亲的京城好友礼部尚书韩大人。

进了韩府后,孙家少爷待了一个时辰,就回到府邸,找到书架里找到治国之类的书籍抄写起来。

科举那一天,王长安自信满满的进入考场,却路遇到庙里那个人,不过也就看了一眼就走了。

科举很快就结束了,众多书生在京城停留准备放榜的那一天。孙家少爷便在考试结束后就约了几位官家子弟喝酒。

然而,放榜的那一天,许多人却没有看到状元和榜眼的名字,只见一位太监传皇上口谕,让他和另一个人进宫。

二人见到顺治就跪拜,顺治刚刚询问,那个人就呼道请皇上替民女做主,惩治江南知府。

此人其实叫白沐,是女人,她的父亲乃是江南的县令,发现孙家和当地盐商勾结,徇私枉法,准备上报朝廷,却被残忍杀害,而当时知府就佩戴着玉佩,而那块玉佩自从那时起就染上了红色,怎么都清洗不掉。

而这块玉,就是一个货真价实的血玉,而且是带着冤魂的血玉。

如果事情仅仅是这样,那根本不算什么,可后来得到了这块血玉的人,几乎都没有好下场。直到这块血玉被一个和尚发现,才发现了其中的秘密。

原来当时白沐的父亲怨气,怨气冲天,却不得消散,于是就随着血液,躲在了玉中。

但是进了玉里面,他发现自己与外界隔离了,根本不知道到底是不是孙知府带着。但是自己怨气不能不释放,否则无时无刻都会被折磨,所以也不管佩戴着是不是孙知府,都会受到他怨气影响,最后不得善终。

后来血玉就被和尚放在自己的禅房,每天都用经文超度亡魂。也就在那个时候,不知怎么,血玉的的样子流传出来。同时还有关于血玉害人的事情,估计是那个和尚为了不让别人来盗取这个血玉吧

我看着眼前的血玉,仔细的回忆了记忆中的那个故事中血玉的样子,外形竟然一模一样

抬起头又看了看旗袍女,开口问道“你是如何得到这块血玉的”

“小帅哥,看来你认识这块血玉啊你不用知道我怎么得到的,你只要告诉我,这块血玉的来历就可以。”旗袍女应该也知道这块血玉的来历,就是不能确定而已。

“美女,我知道你很厉害,但是不作就不会死,你以为里面的家伙已经没有怨气了你知道最后那个和尚怎么样了吗如果你还想活着找个老公破你的处,就赶紧把这块玉扔了,不然保证你活不了半年”我直截了当的说道,完全没在乎会不会让对方生气。

旗袍女眉头一皱,声音变得极冷,警惕的瞪着我问道“你到底是什么人为何会知道这么多”

<

状态提示:第四百五十五章血玉--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