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青春校园>超级乐神>第九百八十四章 三个层次
实力的钢琴家一抓一大把。想要从众人中脱颖而出,从“一流”过度到“顶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除了拥有技术和实力之外。还需要一点点的个性与运气。就像朗朗,你很难说他那种夸张的演奏方法是好还是不好,但毫无疑问这种演奏很奇特,很“吸引眼球”。而这就是他成功的因素之一。如果你说到技巧,说到苦练,他的确也做到了,但毫无疑问太多的钢琴家同他一样刻苦。甚至有人比他更刻苦,但他们却默默无闻,只因为他们缺少了一些个性的东西。还有机遇。

而像这种国际性的权威比赛,对于所有的钢琴选手来说,就是一种机遇。在这样的比赛上获得一个好的名次,无形中就提高了自己的身价。身价提高了。接下来就会有更多的演出机会。就会有更广阔的舞台,也就有可能成为钢琴界的“明星”、“大师”。这是一条必经之路,尽管很多钢琴教育家都觉得,过多的比赛对于选手来说并非是一件好事,因为它使选手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比赛过程和名次上,缺少了对音乐本身的关注。但尽管他们这么说,参加比赛,取得名次。获得声望,依然是大多数钢琴选手出人头地的唯一出路!

楚扬没有同朗朗和杜静聊天。他专注地看着这个俄罗斯女钢琴家的演奏。她的演奏毫无疑问非常标准,也非常老到,挑不出任何的一点问题。这首《梅菲斯特圆舞曲》的曲谱,楚扬非常熟悉,可以说乐谱上的任何一点细节的标记,在她的手下都得到了很标准的处理。

但正是这种无处不在的“标准”,使得这音乐本身像是流水线上下来的一件商品,变得毫无特色。如果用楚扬的标准来衡量,那就是缺少灵魂。

一首钢琴作品也好,或者其他什么音乐作品也罢,是作曲家本身思想的一种表达。这种思想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可能是高兴的,也可能是悲伤的,可能是愤怒的,也可能是神秘的……这些情绪,通过声音的高低长短,强弱连断等手段表现出来。作为演奏者,需要用乐器来理解、再现作者当时创作的那种情绪,透过种种表面上的技巧,将音乐中最深刻的东西挖掘出来,这才是合奏的演奏家。

而更进一步,则是要在这所谓的“音乐灵魂”之中,融入自己的思想,让它成为“活”的东西。对于音修士来说,做不到这一步,就永远也迈不进真正的乐道大门!

而做到了这一步,也并不是代表了真正的入门,因为每个人的思想也是有深有浅,有好有坏的。思想境界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你对音乐的理解好坏,决定了你能将它升华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而神魂之力的境界,就是一个具体的衡量标准。

如果用计算机的硬件标准来衡量,就会很好理解这个体系。举个例子,比如对一首音乐作品的理解是一个求解圆周率的方程,当然求出的小数点位数越多,理解就越精确,这是前提。在这个前提下,自然是越强大的计算能力,求出的位数越多,如果把炼气期的神魂之力比做用纸笔算盘构成的硬件计算系统,到了筑基器就是计算器,到了金丹期又升级成了计算机,接着是服务器,超级计算机……

所以,神魂之力层次的提升,不代表对音乐的理解层次就越高,但它为理解到更高的层次,提供了一种可能,一种“硬件”上的支持。

《梅菲斯特圆舞曲》的音乐还在继续,已经演奏了十多分钟,渐渐进入到了尾声。整首曲子,楚扬听得有些无聊,像这种除了技巧之外,听不到一点对于作品本身的理解的东西,他实在是提不起兴趣。

第一首曲子结束之后,来自俄罗斯的女钢琴家没有起身,下面也没有人鼓掌,因为大家都知道,她的演奏还没有结束。

每个人的演奏时间不超过三十五分钟,在这样一个时间段里,大约每个人可以演奏三到四首曲子,如果是简短的小品之类的作品,可能会更多一些,但一般的选手都不会这么选,因为他们必须保证在这段时间里,有一首足够长,拥有足够份量的作品,以展示他们的技巧。

一般人的思路是这样的,先演奏一首规定曲目,时间大约占到总时间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样子,接着演奏一首短一些的自选曲目,一般都是从超练中选一首。接着就是选一个比较长一些的独奏曲。

这个套路,基本上在这样的比赛中已经形成固定模式了,在这种四分之一决赛中,每个选手都非常珍惜演奏的每一分钟,因为四分之一决赛是淘汰赛制,一局定输赢,出局了就失去继续比赛下去的机会了。

科兹洛娃的时间把握得刚刚好,三十四分钟的时候,她结束了自己最后一首曲子的演奏。从钢琴前站起身来,台下立刻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成绩是当场打出来的,采取百分制,经过当场亮分之后,科兹洛娃又是一个鞠躬,随即转身走下了舞台。她的成绩还不错,评委们给出的分数都在94到96之间,这个成绩算不上绝对的高分,但却是一个相当有竞争力的分数,大大提高了她进入半决赛的可能。

紧接着第二个上场的是一位来自岛国的男选手,名字叫做冈田一朗,他的身材矮小,留着一头类似岛国着名指挥家小泽征尔的卷发。他的双手也比较小,看上去并不像是适合演奏钢琴的手非常灵活,轻快,这一点弥补了他先天条件上的不足。

他演奏的第一首作品是《


状态提示:第九百八十四章 三个层次--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