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辽东雄主传>第十四章 西盖马
东夷校尉部将士也伤亡不小,经过救治还剩下十五人,老弱妇孺损失惨重,也伤亡过半数!

孙远看着这惨烈的战场,心中十分不忍,不由紧皱着眉头!

杨渡说道:“公子,今日之战,能活下来已是万幸,其他不必过多苛求!”

孙远无奈地摇了摇头,看着这遍地尸体上,箭支插得密密麻麻,这些绝大多数都是年轻的汉女,虽然历经劫难,但是好不容易逃出虎口,本来将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可是一场大战下来,所有的美梦都支离破碎,消失殆尽!

杨祚熟练地指挥辽东将士清理战场,收拾地上所有有用之物,一并收点起来。

看着孙远郁郁寡欢,沉默不语,杨祚全无恶意,走上来就笑道:“公子,今日我军大胜,你还有何不快?”

孙远摇了摇头,苦笑道:“死了这么多人,你让我还如何高兴得起来?”

杨祚笑容突然消失,仿佛深有同感说道:“公子,战争必有伤亡。今日虽然死伤很多,但是总比全部沦为亡国奴要好多了,他们起码还有一部分人能生存下来!”

孙远忽然想说,他们做了亡国奴也能活下来!

亡国奴!

孙远忽然想起五胡乱华,中原汉人举国沦丧,男人都变成亡国奴,女人都变成军妓;那真是任人鱼肉,随意虐杀,甚至还有很多人被夷狄qín_shòu当成军粮…………

他想到这里,不敢再深思下去:如果变成那个样子,还不如死了的好;他他想到这里,心情顿时好了许多,不再为这些死者忧伤!

杨祚看见少主心情大好,随即说道:“公子,男子汉顶天立地,身负七尺之躯,就应当报效国家,驱逐夷狄,保境安民,何须考虑这么许多!”

报效国家,保境安民!

孙远听罢,心中豁然开朗,忧愁一扫而光。

西盖马。

玄菟郡最东边的县,驻军一千二百人。玄菟郡分为五个县,分别为西盖马、望平、高显、候城与高句骊;原本,辽阳也属于玄菟郡,但是公孙康主政之时,为了加强辽东郡的防卫,将辽阳县划入辽东郡,作为都城襄平的西北屏障!

玄菟郡处在辽东北端,担负着东抗高句骊,北拒扶余国,西守乌桓、鲜卑的重责,责任重大;它的治所设在高句骊县,也就是高句骊城。

玄菟郡各县责任分明:西盖马居东,主要抗击高句骊人;高显居北,主要抗击扶余国;望平在西,主要抗击乌桓与鲜卑;候城在南,但却身处腹地,负责与南方转运、供应粮草辎重;高句骊城在中央,负责居中协调与救援。

玄菟郡兵力总共一万余人,西盖马、高显、望平三城,平时要应付三方守卫,分别驻兵一千五百人;高句骊身是玄菟郡治所,全郡兵甲器械、粮草辎重囤积在内,官员衙署与将士家属都在城中,乃重中之重,驻兵四千五百人;候城处在腹心,离郡治高句骊又近,因此守卫任务较少,仅驻兵一千人。

西盖马南接千山山脉,北临罕达岭,两座山脉南北贯穿,延绵千里,将辽东大地一分为二,刚好将辽东郡与高句丽国分隔开来。

千山南方海边起头,宛如飞龙之势,千里纵横,层峦起伏,到达西盖马地界遇到小辽水,山势突然断裂,又似黄龙入地,不知所踪;直到向北跨过河水二十里,山势骤然凸起,继续延伸三百里,这便是罕达岭!

西盖马,一直是抗击高句丽人的桥头堡;西汉时千山与罕达岭之间,还曾筑有边墙、堡垒,驻有重兵守卫;后来汉军屡破高句骊,势力大增,疆域也向东扩展数百里,兵力自然向东伸展;由于无人看管,年久失修,这段边墙便破损不堪,毫无作用了!

汉末天下大乱,汉人死伤惨重,势力大降,汉军实力减弱,兵力收缩,辽东防线也撤回到千山、罕达岭之西。

夷狄崛起,纷纷纵兵趁机劫掠汉地。

公孙氏入主辽东,前两代君主励精图治,富国强军,尚能应对自如;自从公孙恭继位,外被曹魏威逼,送质子入京为人质,内受豪强挟制,架空权柄;因此,辽东实力大损,军队士气低迷,所以往往只能据城而守,防备夷狄进攻,根本无力出兵进击!

辽东内忧外患,危在旦夕!


状态提示:第十四章 西盖马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