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张小颖和王望旺>第二章 黑吃黑

王望旺自己都没有想到,这么轻易就退出了盗墓团伙。

这一伙人,除了王望旺另外还有五个。夜里,他们顺利的进入墓穴,盗取了一些财务。

就在他们兴高采烈的回程时,遇到了拦路抢劫。

正应了国外某个斯基的话: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这些人是专业的黑吃黑,专门打劫盗墓贼。

王望旺同行的这五个人其实很业余,平时最大的爱好是吹牛装13。这次也是歪打正着,捞的这点东西乖乖的交出来了。

逃到安全地带,几个人一商量,散伙吧。

王望旺凭记忆回到了自己唯一比较熟悉的城市,汉国的杨村。此时父母已亡,王望旺回来后,在亲戚家转了一圈。

这些没少受过王望旺母亲救济照顾的亲戚,此时像躲瘟神一样远远的把王望旺躲开。

当时的汉国,士农工商并没有明确的等级划分,从社会氛围而言,更多的讲的是门第。底层人民无论农民,工人还是商人,地位是差不多的。官家自然尊贵,差距也是才开始拉开,前面说过,朝廷上开始体现尊贵感和优越性并不久。当官固然是官宦家庭的首选,有钱的商人大多也都鼓励子女读书赶考。

王望旺的思维有所不同,他还看到了当时的一些特点: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是背诵性质的,自己丢失许多记忆不说,普通家庭的藏书数量,包括就读学院的教学水平,还是差距很大的。另一方面,当时是科举制与察举制相结合。通俗的说,就是高考与保送相结合,名额各占一半。这样一来,官宦家庭的子女本来就通过保送占据了一半名额,没有保送的也因为家里书籍和教学质量的优势,在科举上很有优势。

于是,王望旺很苦恼。此时想起了老鼠理论:同样是老鼠,生活在粮仓的老鼠就很肥,见了人也不害怕,不逃跑。

确实,这说明,平台很重要的。

王望旺还顺便想了想,老鼠理论的创作者在哪儿,这个世界有没有李斯呢?

王望旺在次开动大脑,寻找自己的优势与突破点,终于找到了一条自认为合适的出路。

王望旺又找了一份工作。新老板的名字叫戚伯爵,身材高大,国字脸,黝黑健壮。为什么说是新老板呢,因为这已经是王望旺记不清的第几份工作了。

王望旺找工作不是为了图稳定,恰恰相反,他要的是快速崛起。拥有金钱和势力。王望旺隐隐的觉得,自己和张小颖还有见面的机会。所以呢,要提前积累物质。

王望旺的决定是,效仿古人,稍作变通。要做的第一步是,寻找一个合适的老板,推销自己,出谋划策,最好能让自己一步成为二号人物。

带着认真的分析和超时代的智慧,王望旺第一次主动找到老板戚伯爵长谈,上演了一出平民商旅版的毛遂自荐。

“筹集本金,雇佣死士,远走西域,”王望旺开门见山的说到。

少东家戚伯爵听了一愣,不自觉的皱了皱眉。

“听说西域有一种材料,非常保暖,可以用在衣服或被子里,找到这种材料,利润几十倍。如果运气好,带回种子可以养活,那就是一本万利。”王望旺继续娓娓道来。

“我们现在做的主要是麻布生意,的确是材料粗糙,生产工艺简单,又很容易买到。”戚伯爵不禁感叹。

“这么说少东家也有此意。”王望旺接着问到。

“愿闻其详”戚伯爵肃然说到。

约一盏茶时间过去了。戚伯爵同样开门见山的说到:“王兄弟今天能找我谈这些,足见勇气见识不烦,交浅言深,可见你也是个重义之人。在下近日确实也在寻找高利润行业。只是,先生只谈利,不谈害。且不说不成功的后果,成功固然可喜,而几率几何?商人言利,而风险,概率,付出,都需要综合考虑。他日得空在与先生畅谈如何?”

王望旺心里话:读书人说话真绕。不过也暗自佩服这位二十岁不到的少东家头脑清醒。有雄心,而且脚踏实地,凡是有独立思考的判断。只是,欣赏归欣赏,人家话已经说到这里了,还是先告辞了。

回到了工作的地方,一个小伙计崇拜的说:“王哥真厉害,和少东家聊了那么久,我可是听到,少东家称呼你先生呢。”

王望旺还在回想当中,还没来得及嘚瑟,一个不合时宜的声音响起。

另一个入职时间较长的伙计说到:“你知道少东家是什么身份,你自己又什么身份,不知天高地厚。”紧接着又是一阵嘲讽奚落。

先开口的伙计为了避免尴尬,连忙圆场说到:“王兄弟也是一片好意,况且,生意好了,咱们以后也少不了好处,万一生意做大了,咱们说不定有机会升到一方执事”。一边说,一边还对着王望旺打眼色。毕竟,在小伙计心里,王望旺虽然有着一番言论,但是毕竟没有被采纳,还是惹不过后来说话的老伙计的。

王望旺压根没打算搭理,但也感谢小伙计的好意。

可是偏巧不巧的,一句话正说到老伙计的敏感神经。老伙计来店时间很长了,同他一起的伙计,要么升职,要么被挖走,偏巧自己还是原地踏步。看到最新来的王望旺都和少东家侃侃而谈,还被尊称了一句先生,忍不住妒火中烧。本来也是说几句挖苦的话,刷一刷存在感,在顺便踩踩别人。确实,踩别人已经成了老伙计仅剩的生活乐趣了。踩别人之后的也能带来自己更高了的错觉。而他


状态提示:第二章 黑吃黑--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