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都市现代>汉之乱世英雄>第六十六章(下)娶不娶只为长嫂

如月并不理会脸都要涨出血来的关羽,径直走到院门前将门打开。门口站着的是一位身高不及七尺的胖子,只见他穿着体面,笑容可掬,虽已人近中年却面白无须,此为何人?正是当地的一个大财主胡永。

此人以经营陶器为生,在朔方郡拥有两个规模较大的陶器作坊,而交易的对象主要是朔方周边各郡以及鲜卑。

有人会说大汉和鲜卑能够贸易吗?答案是肯定的,而且是合法的,战争的本质是为了争夺利益,而贸易也是一种创利,为什么要禁止呢?只有在双方已经开始对攻的时候,才会禁止贸易,那也并不是什么经济封锁,而是防止对方的斥候探马。而像胡永这种出口型的商人,大汉几乎是不禁止的。

因为近年来鲜卑的相对稳定,所以这胡永着实赚了不少钱,家境很是殷实。可有句话说得好,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这胡永也有自己的心病,那就是自己的女儿胡月娥的婚事问题。这胡永从小宠爱这个女儿,走南闯北也常常带着到处跑,哪知道这小妮子见识长了,心气也高了对那些媒人介绍的一个都看不上,而这个胡永又不愿意自己的女儿嫁得不满意,于是就这样一拖再拖,都已经十六的人了,竟然还没出嫁,在汉朝来说,如月这样的快二十的老姑娘实属凤毛麟角,而如胡月娥这样的十六七的大姑娘那也不是很多了,就比如说张莹如今才十五,可是张飞已经几次催如月给他这个妹妹张罗婚事了。

自己的女儿一天天的老去,胡永干着急,询问女儿要嫁什么样的人,女儿竟然爽快的答道:“要嫁就嫁几年前从鲜卑人手里将朔方城夺回来的那个将军!”你们可能要问这小妮子怎么会认识关二爷的?呵呵,你们想多了,她根本就是随便一说,这朔方城夺回了都多少年了,那个将军什么样了谁知道,何况这么多年了,那将军有没有娶妻生子?也不知道啊,如果人家真有家室了,胡永怎么肯让女儿给人家做妾室啊?

然而事情往往就是这么巧,赵云在朔方驻守后不久,关羽就闻讯带着大嫂和张飞兄妹来到朔方,打算在这里常住了,毕竟他对这个城是很有感情的,当年这里可是自己拼死拼活打下来的啊。对此如月毫不反对,她也想来这里,因为她有种预感,她会在这里遇到李宣。

一日关羽在大街上置办生活用品,走进了胡家的陶器店,正巧遇到了胡月娥,还真是无巧不成书,这胡月娥竟然仅凭民间的一些传说就猜到这个男子是当年夺回朔方的男子(当然,主要还是关二爷的样貌太有特点了,几千年来这样貌的能够数得出来几个)。

这胡月娥本也不是那种身居闺中的小姐,胆子很大,立刻上前搭讪,以便验证自己的推断。当然她问的非常有技术含量,几乎就是几句旁敲侧击,就把关羽的底细摸了个清。

关二爷哪里知道这些,以为是店中的女丫鬟,也就没有当回事,他可想不到会有一个女子如此大胆,主动来了解自己心仪的男子的家庭情况,当然一五一十的都说了。

这事在关羽的心里估计都没当回什么事,可是几天之后,出事了,胡永竟然托了媒人来上门说亲。如月因为是大嫂,长嫂为母,也就扮起了家长的角色,将女方的底细也是翻了个底朝天,甚至还让赵云派了两个斥候去胡家刺探一番情况。答案当然是比较满意的,人长得漂亮不说,而且气质不凡,当然如月最满意的一点还是为人爽朗。

可这事最后还是的关羽点头啊,于是就询问关羽的意见,遇到点阻碍,这关羽是说死说活不同意。

如月当然知道原因,关羽心里还放不下任红,可这正是如月要赶快给关羽娶个媳妇的原因,如今正是最好的时候,等,等到什么时候啊,等到老大不小了再娶,这传宗接代的事情不是要受到影响了吗?还真是完全按照当妈的思路在考虑。

关羽呢?当然也知道大嫂的良苦用心,可他就是过不了自己的这道坎,可又身为伟丈夫,这种事怎么能认啊?于是也只能这样闷着。

今天一大早,怕大嫂又询问这事,便独自一人出门,走着走着竟然又走到胡家的店铺外,看到店里那个女丫鬟在那面带微笑的擦拭着店里摆放的各种陶器,心中一动,竟然生出一个想法。自己的大嫂这几年其实一直很照顾自己兄弟几人,为此甚至还学会了做饭,当然据大嫂说是跟大哥学的,可是那份辛苦却是看在眼里,他觉得如果能给大嫂找一个这样的丫鬟,帮衬着大嫂,那自己也能心安。

见到胡永走进来,张莹退如内宅,如月是家长便邀请胡永进屋。

眼前的情景胡永已经不是第一次见到了,可是心里还是有些不甘,这个家里实在是有些复杂。

房子是赵将军的,关羽只是在这里住着,当然胡永也知道关羽从前也是个将军,可那毕竟是从前,现在什么也不是,长兄死了还是怎么了,不清楚,反正只见到个长嫂在,这需要养活吧,而且一看这长嫂就是个泼辣的女人,自己的女儿嫁进来会不会受气。家里算上赵将军还有两个兄弟,看着情况到时候也要进这个家门,这能合得来吗?很难说。

可惜啊,这些自己已经苦口婆心的跟女儿说了无数便了,就是不听,没办法了,只能这样,好在自己在身边,还能照拂一二,也不至于让女儿受什么委屈。

“今日老夫来此,就是想问问关将军(一种抬举他的称呼,现在可


状态提示:第六十六章(下)娶不娶只为长嫂--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