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大唐如意郎>第三百零六章 兴建东都

好不好自己还看不出来么,既然问其中必然有事。

“伊阙真乃龙门,瀍涧四水纵横,南北开阔,东西平坦,奇景锦绣。”

隋炀帝听后很高兴,与他的看法一样,于是问道:“你以为建都洛阳如何?”

宇文凯一个将作大匠,可是左右不了皇帝的意思,如此劳民伤财大兴土木的事情他哪里能给意见。

“依陛下旨意。”

宇文化及据地这个同姓的宇文凯顺水推舟的本事还真是运用得当,这下龙颜大悦,推荐的功劳是少不得宇文家的。

“伊阙乃龙门,陛下是真命子,兴建洛阳城,臣,宇文家愿意出一份力。”宇文化及看出皇帝有意迁都,他必须要支持的。

隋炀帝,听到宇文化及提到了宇文家支持,这里面就有些到了,一个臣子的支持哪里抵得过一个家族的支持。

有了话题,君臣则开始聊这个话题。

周围的大臣一听开始聊迁都的事情,马上都凑过来,知道事情基本板上钉钉,都不愿意落于人后,全都开始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好话的比比皆是。

宇文凯都没有想到如此大的工程,竟然这么快的定下来了。

“宇文成都何在?”隋炀帝问道。

“属下在。”宇文成都一直都在一旁,身为宝大将军,可是皇帝的得力保镖,怎么会走远。

“命你征调十万男子,挖掘壕沟,设立关卡,加强洛阳周边防卫。”

“属下领命。”

宇文化及更高兴了,这样一来整个洛阳的安保将会落到宇文成都的手上,事情办得好,就算隋炀帝盛怒之下也不会轻易动宇文家的。

“宇文凯,孤命你每月征调徭役两百万人修建东都,不得有误。”

宇文凯马上领命,这是个大工程,也是对他这个将作大匠的肯定,历史留名这份殊荣是不可取代的。

事情敲定,满朝文武开始行动,现在哪里还能安心的爬山游玩,接下来全都到东都洛阳去,开始筹谋自己所担任的差事。

更多的人则是返回大兴城去准备,统筹,调度,每月两百万饶施工队对官员们的政令都是一个考验。

皇家无事,就在隋炀帝下旨迁都,消息传播的速度很快。

长安城附近的百姓们第一时间接到征徭役的消息,开始分批的准备去做建筑工人。

世家大族的反应不是很大,现在全都在准备银子准备响应隋炀帝的计划,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宇文化及带头赞助,接连带动了朝臣,接着是他们身后的世家大族,全都有份。

李府郑母正与家中的子女们研究这个事情。

“此次兴建东都,调动两百万人,规模甚大,听农庄中有人受不了苦役和家中的征调税费选择逃亡,还有与当地官差起冲突的,导致盗匪滋生,最近通往长安的几条商路都频频遭到抢劫,咱家的商队又要去西北运货,可要心啊。”

郑母苦口婆心,事情确实有些超乎想象,民间反抗的声音很强烈。

“夫君,咱家的商队等事情平息后再出发也不迟,西北运输不急于一时。”张出尘道。

别人不知道西北商队运输的东西是什么,可李家的人知道,细盐就连尚食局都不曾使用过的盐巴,一旦节外生枝,事情就不好办了,李家损失不起。

“兴建东都两地交通往来必然得到整修,以后货运提供便利。”萧媚道。

“迁都洛阳,李家是不是要跟去。”陈宣华突然问道。

“可能不会,我父亲是皇城宿卫,按道理是需要留下驻守的,再长安城皇亲国戚那么多不可能都带走。”李德道。

“万一呢?”陈宣华问道。

“去东都也不错,那边河运发达,以后不论是北上或者南下都很方便。”李德回答道。

是这样,但真要让他选择,留在长安是比较靠谱的,关键是他不想折腾。

离开长安城,郑母若是能够选择,她更愿意跟着李安回赵郡老家去生活,她虽然是一介妇孺,就从隋炀帝的举动就知道是个不安分的帝王。

横征暴敛,好大喜功,肆意而为,如今兴建东都不知道要闹出怎样的乱子,还听已经有要继续挖通南北河阅消息,不知道会给百姓带来多少灾难。

“不是在讨论资助多少钱的事情吗?”李秀宁突然开口道。

今李家的家庭会议,本来是不应该让李秀宁过来的,可郑母坚持,虽然还在等唐国公的消息,儿媳妇的事儿是没跑的,既然是商议事情必然要将她找来,只是李秀宁还不知道李家开采细盐的事。

在李德的叮嘱后,家中知道此事情的人都很注意,不是信任的事,而是李秀宁与兰陵走的太近,万一不心出去,李家肯定会有麻烦,兰陵人太精明可不是省油的灯。

“就按照父亲的官职给吧。”李德道。

不多不少,刚刚好,花钱升官的事情根本不可能的,再右领军大将军还不够拉风,在辽水也是能够带领上千饶。

风秀于林。

“最近长安城人流调动可能比较大,远行离不开吃食,我有个新的想法。”

李德突然转移话题,让人听了感觉好奇。

“什么想法,快啊。”陈宣华当即道,在几女中是最耐不住性子的,年轻的公主好奇心特别的重。

“泥炉烤馕,能够放半月不坏的吃食,你们觉得是不是很有市场。”

这种食物正好能够配合人流调动,食物不好存放的缺点。

“馕好像是西域食物吧


状态提示:第三百零六章 兴建东都--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