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文风为之一变,这实在是欧阳修的功劳。有个举人在文章中议论道:天地轧,万物茁,圣人发。意思是:天地初分时,万物始生长,伟人方问世。欧阳修说:这个人一定就是那个刘几!于是戏谑地在其后续写道:秀才刺,试官刷。意思是:你秀才的文章违背事理,我考官就把你刷掉!还用大红笔把文章从头到尾横涂一道,称作红勒帛,批上大纰缪三个字张榜公布。后来发现这个人果然就是刘几。过了几年,欧阳修担任廷试考官,发现刘几也来参加考试。欧阳修说:清除邪恶一定要彻底,今天一定要狠狠斥责这些个轻浮学子,以便铲除文坛祸患。发现试卷中有一个人议论道:主上收精藏明于冕旒之下。意思是:皇上将精明强干的人都收到了礼帽之下。欧阳修说:我已经找到刘几了!于是就把这个人刷掉了不予录取,可是这个人却是吴地一个叫萧稷的。当时廷试《尧舜性仁赋》,有考生写道:故得静而延年,独高五帝之寿;动而有勇,形为四罪之诛。意思是:所以能得宁静就可以养生,可以比五帝还高寿;如果易冲动而莽撞,就会受到意想不到的惩罚。欧阳修对此大加赞赏,将这个考生定为第一名。等到公布姓名时,发现这个考生叫刘辉。有认识刘辉的人告诉欧阳修:他就是刘几,改名字了。欧阳修委实吃了一惊。于是欧阳修也就有了成全刘辉名声的想法。刘辉原赋中有内积安行之德,盖禀于天的句子,欧阳修认为这当中的“积”字有类似于学的意思,就将它改为蕴字,没有人不称赞欧阳修精通语言、改得恰当。王文正局量宽厚篇的原文为,王文正太尉局量宽厚,未尝见其怒。饮食有不精洁者,但不食而已。家人欲试其量,以少埃墨投羹中,公唯啖饭而已。问其何以不食羹,曰:我偶不喜肉。一日又墨其饭,公视之曰:吾今日不喜饭,可具粥。其子弟愬于公曰:庖肉为饔人所私,食肉不饱,乞治之。公曰:汝辈人料肉几何?曰:一斤,今但得半斤食,其半为饔人所廋。公曰:尽一斤可得饱乎?曰:尽一斤固当饱。曰:此后人料一斤半可也。其不发人过皆类此。尝宅门坏,主者彻屋新之,暂于廊庑下启一门以出入。公至侧门,门低,据鞍俯伏而过,都不问。门毕,复行正门,亦不问。有控马卒,岁满辞公,公问:汝控马几时?曰:五年矣。公曰:吾不省有汝。既去,复呼回曰:汝乃某人乎?于是厚赠之。乃是逐日控马,但见背,未尝视其面;因去见其背,方省也。王文正,即王旦,字子明,谥文正,北宋大名莘县,今属山东人,宋太平兴国五年举进士,曾以着作佐郎参与编修《文苑英华》。宋真宗时,王旦先后知枢密院、任宰相,很受宋真宗信任。”


状态提示:第725章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