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花篇的原文为,宋次道《春明退朝录》言:天圣中,青州盛冬浓霜,屋瓦皆成百花之状。此事五代时已尝有之,予亦自两见如此。庆历中,京师集禧观渠中冰纹,皆成花果林木。元丰末,予到秀州,人家屋瓦上冰咭恢Γ正如画家所为折枝。有大花似牡丹、芍药者,细花如海棠、萱草辈者,皆有枝叶,无毫发不具。气象生动,虽巧笔不能为之。以纸搦之,无异石刻。《春明退朝录》,是指北宋宋敏求撰,多记唐宋典故。敏求,字次道。集禧观,为北宋在京城所建祭祀五岳的宗教建筑。折枝,是指画家的花卉画法之一,指画花卉不带根。全篇文章翻译过来,它的大概意思是说,宋次道《春明退朝录》记载:天圣年间,青州隆冬季节,屋瓦上的浓霜都成为各种花卉之状。这样的事五代时已曾有,我也曾两次亲身见到此种情形。庆历年间,京师集禧观水渠中的冰凝结成纹,就都是花果林木的形状。元丰末年,我到秀州,居民屋瓦上的冰也成花状,每瓦一枝,正像画家所画的折枝。有花大类似牡丹、芍药的,有花小类似海棠、萱草之类的,都有枝有叶,无纤毫细节不具备。气象生动,虽画家的工巧笔法也不能画出来。如果用纸把它们拓印下来,那就与石刻没有差别。本卷所记异事,多数为自然现象和考古资料,有重要研究价值,与上卷所记不同。但原载仍有个别条目,透露出与上卷所谓神奇的故事相类似的倾向。谬误,也就是谲诈附中,丁晋公之逐篇的原文为,丁晋公之逐,士大夫远嫌,莫敢与之通声问。一日忽有一书与执政,执政得之不敢发,立具上闻。洎发之,乃表也,深自叙致,词颇哀切。其间两句曰:虽迁陵之罪大,念立主之功多。遂有北还之命。谓多智变,以流人无因达章奏,遂托为执政书,度以上闻,因蒙宽宥。丁晋公,即丁谓。字谓之,长洲,也就是今天的江苏苏州人。善权术,宋真宗时官至宰相,封晋国公,时人目为奸邪。仁宗即位后罢去,被放逐于海南。洎(ji),是指及,至的意思。表,是指给皇帝上奏的表章,而不是私人书信。迁陵,在这里指宋真宗陵墓曾改换陵址修建事。真宗死后,丁谓尚为宰相,主持改换真宗陵址,修建不成,复迁回原址。后丁谓被贬斥,此亦为罪状之一。北还,指允许丁谓回内地居住。时从雷州徙道州。《酉阳杂俎》记事多诞篇的原文为,段成式《酉阳杂俎》,记事多诞。其间叙草木异物尤多谬妄,率记异国所出欲无根柢。如云,一木五香。根,旃檀;节,沉香;花,鸡舌;叶,藿;胶,薰陆。此尤谬。旃檀与沉香两木元异。鸡舌,即今丁香耳,今药品中所用者亦非。。。”


状态提示:第803章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