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明朝最强工科生>第95章 直隶第一富户

二百两银子的项目,乍一听,谁都要摇头,可是花上二百两银子,起码可以照明两个月之久,之后再度使用的成本极低。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二百两银子会越来越值。

赵丹已经有了主意,这个生意他得接下来。

保定城的那些大户们,还有京城里的一些人家,每个月蜡烛消耗都不是个小数字,让他们更换上这种既不会冒烟又明亮很多的沼气灯,绝对是一笔抢手的买卖。

丁原其实就等着这句话呢,他要忙的事情还有许多,只打算开发出沼气灯来赚钱,并没有精力去做推销、安装、售后服务这些事,把这个技术跟赵丹合作,赚的钱分成是更有效率的方式。

“成本呢?丁兄弟有个账没有?这些设备的成本是多少?”赵丹继续问道。

“一百两银子上下,这是包括了工匠们月钱的。”丁原说。

“那利润就是一百两!”赵丹双眼放光。

丁原指了指导气用的皮管子,说道:“主要是这个东西费劲又费钱,如果能找到固定的工匠,再联络好鱼贩子稳定供应鱼鳔,我估计成本还可以降低个十两左右。”

赵丹一拍大腿:“熟悉的鱼商我有啊,白洋淀里的鱼多的是!工匠我也能给找到!”

“这感情好!”

赵丹扫量着丁原,心中不禁暗叹。

跟这少年熟识也就半年多的时间,他简直是插了翅膀一样蹿升啊。

年前捣鼓出蜂窝煤,虽说也整了一笔钱,可那个技术含量很低,今年冬天估计市面上就有很多家蜂窝煤供货商了,想再跟去年一样赚钱就难了。

之后又是养鸡又是罐头还有玻璃,到了现在,竟然设计出来这么复杂精巧的一个工程。

沼气池、沼气灯这个生意,光是在保定就能赚个上万两,再想想京城,那里有这么多达官贵人,起码能赚个十几万没问题。

赵丹现在是心潮澎湃,巴不得现在就出去联络富户们,把沼气灯卖给他们。

不过他毕竟是个老江湖,知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深吸一口气,赵丹又跟丁原问清楚了一些细枝末节的事情。之后也把利润分成方式定了下来,沼气灯的获利四六分成,代理商赵丹拿利润的四成,丁原这个技术开发者拿六成。灾厄边境

明朝军队自永乐年间起便大量使用火器,这个自不必多言。到了王朝末期,面对满清铁骑的时候,明朝上下一致认为‘非火器战车不可御之’,因此朝廷从澳门购买了许多门红夷大炮,自制弗朗机炮,后来又组织工匠拆解红夷大炮,开始了漫漫火炮自研之路。

本来一切都很顺利,明朝雇佣了许多葡萄牙工匠跟本地工匠一起,一边造炮,一边训练炮兵。

然而一个不起眼的事情改变了整个明朝火炮自研之路,那就是吴桥兵变。

崇祯五年,原本驻扎在登州的孔有德部因为朝廷欠饷而发动叛乱。

他们在第二年占领了孙元化担任巡抚的登州府。

而登州府,正是明军制造新式火炮和训练炮兵的基地,上百名葡萄牙炮师和工匠都在此地,另外还有一大批训练有素的炮兵。

明朝上下震动,自然派兵围剿,而自知无法抵挡的孔有德裹挟着登州府的火炮工匠和炮兵渡海投奔了黄台极。史载,黄台极听闻此事,大喜过望,出城十里亲自迎接。

这个事件彻底改变了明朝对满清的火力优势,让黄台极的军队在火力上压制了明军。

到了崇祯九年的时候,黄台极手里已经拥有60门自制的红夷大炮了。

也正因为此,明朝只能求助于汤若望这样的传教士,命令他们帮忙再建火炮铸造和训练基地。

不过据史料记载,汤若望虽然认真执行着帮助明朝造火炮的命令,但他本人并不想造大炮。

主要是专业不对口。

汤若望是个牧师,本意也是来中国传教的,他带着一些西方的书籍和技术来,打算是学利玛窦,没想到明朝已经乱成了一片,被病急乱投医的皇帝抓来造火炮了。

也正因为如此,丁原才会想从汤若望这里借一些火炮工匠。

如果汤若望跟他一样是个工科宅男,痴迷于研究科技和制作器具,那么丁原也不会去他了。

只要能让汤若望相信自己比他更适合造火炮,那么让汤若望匀给丁原一些工匠应该不难。


状态提示:第95章 直隶第一富户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