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三国之四世三公>第四四三章 战事起(三十六)
现之后,大家也终于明白为何会有大水降临涿县。显然这是敌人所作所为。不用说,对于张郃这一万将士,大部分的士兵都有怨恨之色。他们是涿县的守军,很多的士兵都是涿县人,他们的亲人都在涿县,他们的家园也在涿县,如今涿县遭受如此大的创伤,他们的亲人,他们的家园受到何等的伤害。不用想也知道。因此,对于张郃这一万士兵。涿县的守军自然不会有好脸色。

“本将乃是冀州刺史袁大人麾下,如今顺应天命讨伐公孙瓒这个贼子。尔等若是识趣。立即投降我军,但有不降者,杀无赦!”

张郃站在最前方的竹筏之上,抽出腰间佩剑,朗声喝道。

虽然大部分的涿县守军都很怨恨张郃这一万兵马,可是怨恨又能如何?在大水的冲刷之下,他们都没有了丝毫的脾气,现在想要站起来战斗,都提不起丝毫的力气,面对精神饱满,如狼似虎的一万冀州士卒,他们还能干些什么?

不过,大部分的涿县士兵妥协,却也有不少涿县将士宁死不降。

“啊呸!”

在城头的某个位置之上,也不知是这里的位置相对较高一些,还是运气好怎么的。这一片位置上二千余的涿县守军却是没有受到丝毫的冲击,面对乘水而来的张郃,当先一名将领却是不屑的吐了一口唾沫。

“逆贼,你用如此伤天害理的计策,早晚必遭报应。我涿县男儿岂都是懦夫,宁战死,也决不投降!”

“宁战死,也决不投降!”

伴随着那将领坚定的语气,他身后的二千士兵们也是朗声大喝起来。因为张郃的缘故,他们的亲人和家园才会遭受如此巨大的创伤,想要让他们投降张郃,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即便现在他们身心俱疲,在仇恨的支持下,他们还是抄起了武器,做出临死前的一击。虽然说有战争发生,这种伤亡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有人能够默默忍受,有的人却无法接受。很显然,这名将领和那二千士兵,是无法忍受这种事的。

“既然尔等不知死活,那本将就成全你们!”

张郃在想出用此计拿下涿县的时候,就已经预料到会有这样的情形发生,会被涿县的百姓怨恨。可是,张郃还是这么做了,显然,他根本就不在乎。或者说,在张郃眼中,为了战争的胜利,一些必要的手段和伤亡都是应该的。也许,就是因为张郃如此的做法,才让他的结局无比悲惨,遭受万箭穿心而亡,或许就是上天对他的惩罚。

“杀!但有反抗不降者,杀!”

张郃怒喝着下达命令,乘着竹筏向着那块区域行去。不过眨眼的功夫,战斗便已经结束。面对一万如狼似虎,精神饱满的张郃士兵,那名将领和二千士兵根本没有多少反抗能力。不过,即便如此,那名将领和二千士兵也没有一人投降。都义无反顾的和张郃的士兵战斗到最后一口气熄灭。如此,却也是给张郃的士兵造成了近千的伤亡。

“虽是敌人,某也不得不赞叹一声。这些将士都是壮士,待战事过后。好生安葬!”

张郃的心志显然很坚硬,不过,在看到这名将领和二千余士卒前仆后继,好不畏死的向他的兵马冲锋的姿态,张郃心中还是有了些许的触动,沉声的下达了命令。或许,正是因为张郃的这一举动,让张郃在稍后接收涿县之时。少了许多的障碍,也更加的顺利。

面对张郃的兵马,涿县根本没什么反抗之力,普通百姓自然不用说,战争跟他们的关系不大,城池究竟落在谁的手中跟他们也没有丝毫的关系。而那五万的涿县守军,大部分的都投降了张郃,少部分顽抗到底的将士,也都被张郃毫不留情的斩杀了。张郃既然都已经敢放水淹涿县了,难道还不敢杀人了?

在黎明的输光跃出水平面之时。战事终于尘埃落定。而涿县城内的大水,也终于消散。只是,涿县城内的惨状却是让人不忍直视。到处都有尸体静静的躺在地上。城内的房屋也损毁了十之五六,除了少数牢固些的房屋,其他房屋都或多或少的有些损毁。

即便是自己造成如此的情形,张郃内心之中也有些震动,没想到一场大水竟然造成如此后果。怕是在几年之内,涿县都无法恢复到原本的繁荣。

“来人,传令下去,将城内的尸体拖出城外埋葬,组织人马发放粮食。同时帮助城内的百姓筑建安身之所。命令下达之后立即执行,不得有误!若有谁敢在此时扰民。本将定斩不饶!”

张郃也知道因为他的做法,会引来涿县百姓的怨恨。可是。战争这种事情,就是如此残酷,想要置身事外,那是不可能的事。既然做下了,张郃就不会后悔。不过,如今战争结束了,自然是安抚之事。尸体是必须解决的,否则,随之而来的瘟疫怕是会把整个涿县给毁灭。粮食和住处也必须解决,如此才能让涿县的百姓接受这个现实。否则,一旦涿县的百姓不满,离开涿县,即便拿下涿县,也只是夺得一个空城,那样不是张郃要的结果。而且,这样还会给张郃的战绩带来一点污点,若是有人用这一点来攻击张郃,张郃也无法反驳。

或许因为张郃的安抚所带来的影响,涿县内大部分的百姓都接受了这个事实。如今再如何怨恨张郃也已经没用,当务之急还是保住性命,然后重建家园才是正理。

涿县的战斗在黎明之时彻底结束,而战报,也在当天的日落之前,传到了袁绍手中。


状态提示:第四四三章 战事起(三十六)--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