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网络游戏>六等分的后宫>(42)妖妃往事

魏晴拉着贝壳匆匆掩面回了宫,听守门的胖太监说,那日泰虹宫忙着做菜,烟雾缭绕,魏修仪窜得飞快,所以没有几个人见到了她的模样。

至于魏修仪为什么突然匆匆赶回来,而后又闭门不出,有很多的传言。

有的说魏修仪做菜失误了,觉得在小皇子面前丢了脸面,所以匆匆回来。

有的说魏修仪和青昭仪闹了矛盾之后把不满演给二皇子瞧,皇后娘娘觉得这样会教坏孩子,便遣她回来。

更有人传言魏修仪身边的贝壳被二皇子看上了,魏修仪只能赶在两人熟悉之前将两人拆散。

不过任由宫内的传言如何变化,两位当事人始终没有出来说什么,也没有打压这个留言。

且不提小皇子,魏晴虽然平日里和善可亲得很,可在外男面前丢脸真是头一回。

可...这又不是人家的错,她总不能仗势欺人责罚过去吧……

更何况...她确实不知道那位公子来自何处,家中几位长辈,父母性情...

不对啊,怎么就想歪了?

比起那些,魏晴现在更为另一件事焦头烂额:

沈青君病了。

重病缠身,卧床不起。

这件事情还得从三天前说起,或者说,从三年前说起。

五月的日子其实没什么特别,没什么节日,也与辰国的大事件没什么关系。

不过若将沈青君也算是皇室中人,那么倒是有一些牵扯——不太好的牵扯。

三年前,李思远刚刚登基,按例守孝三月——皇帝与寻常百姓不同,同样是守孝,身为天子却不得服守三年,更不得披麻。

因此,他只能先主持登基大典,然后举国上下赶着将白日的红绸换成白凌,让李思远以皇帝之身为先皇举办国丧。

当年李思远正值束发,还未及冠,却在极为仓促的时间里将两件国事办得妥妥当当,一时之间,群臣信服。

只因先皇前两位嫡子接连夭亡,所以皇宫上下便把李思远藏得极好,没敢透露出几件与他有关的事情,在同一年龄段,别的太子已经开始多多少少接手朝政在百姓中扬名的时候,或许偏远地区的人民都还不知道先皇有这么一位皇太子,因此,李思远登基后首先的所作所为,便第一次让百姓对他有了一个初步印象。

可惜,在百姓都开始以为这一位陛下必定是明君的时候,李思远开始进行他的第一次大动作。

三月孝期刚刚结束,他昨天才将龙袍里的孝衣服脱去的第二天,皇帝宣布大选。

这......倒不是不应该,只不过......是不是太快了一点?

李思远实在显得有些迫不及待。

或许只是太后或哪些误人的臣子不停的劝谏呢?

百姓们下意识美化自己的陛下。

而接下来,更是惊掉了一地眼珠。

如此大张旗鼓的大选,从最偏远的边关到最繁华的王城,所有有资格参加选秀的女子皆乘车开始一月左右的摇晃,而在她们脚步刚刚迈进皇宫,还没开始选秀培训之前,她们的陛下便圣旨传言选秀只纳沈青君一人。

举国震惊。

无数人匆忙奔走打听沈青君此人是谁,更有十五辆公车、倾尽数千名读书人联名上书恳求皇帝收回成命,早朝更是喧闹纷纷,只求皇帝给其他秀女一个机会。

而李思远第一次展现他作为皇帝的霸道和倔强。

他真真正正只留下了沈青君一人。

群臣谏言,他便与臣子讨论民生、战情,掰转早朝话题;读书人上书,他便更改考题,加入一门新的科目,让他们没空闲暇;百姓争吵,他便减赋税、轻徭役、建堤坝、赦轻犯,比起这些真正关乎生活的大事,他这个皇帝,大选只要一人又算什么呢?

如此,此事便真的成了,只留下一屋子谏言、一屋子签名,被他这个小心眼的陛下留在记仇的本子上等着挨个收拾。

李思远很聪明,他处理地很好,他考虑进去的人和事几乎是和他设想的一模一样。

除了那些从各地赶来的秀女。

舟车劳顿、连夜飞奔、水土不服,有时候就连那些强壮的男子遇上都会大病一场的事情,更不要说那些平日里足不出户,呆在闺中学习琴棋书画和女红的女子。

不仅仅是御医,王城里但凡会医术的大夫没有一人闲着,在四处奔波忙着给秀女们医治,可即便如此,依旧少不了在三月春日里香消玉殒的落花。

她们没有一个不是父母掌上呵护的明珠,没有一个不是带着期待和春思等待与陛下相见的姑娘,没有一个不是年华正好、最美丽灿烂的花儿。

前一日听闻李思远拒绝了她们,后一日便不知何来的传言,她们没有开口的机会,也没有如同那些男子上书的本事,只能坚持着,盼望转机。

但等来的却是陛下手段得当、让她们的遭遇被天下人淡忘的悲凉,期间更夹杂着一同而来的姐妹接连生病、甚至生死两隔的噩耗。

然后她们便被遣返回去了。

没死的也不免留下不可磨灭的阴影,以至于不敢回想繁华的王都。

皇帝做了好事,但这些女子的凄惨也确实是他导致的。

李思远给的甜枣百姓吃了,他们都称赞陛下必有福报。

那这人命带来的业障呢?

当然得找个替死鬼帮陛下担着呀。

这不,另一位主角不就是最合适的人选么?

那个叫沈青君的秀女。

管她是谁呢?

哦,沈将军的独女?

状态提示:(42)妖妃往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