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言情总裁>哈利波特之晨光>第二十七章 烟火里的尘埃
,那么到时候开发商不承认这份协议也毫无办法,被害者不能申诉,因为一旦申诉,就相当于承认了移民申请造假,那绿卡就得收回,到这时候,大部分申请人就会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诉讼那个哥斯达黎加女人的是斯蒂恩国家银行,它万幸得躲过了大萧条没有破产,不过她从来没有和这家银行打过交道,它是谁?为什么要和她扯上关系?为什么要夺走她的房子?

她签订协议是和家庭金融公司签的,里面没有,也没有斯蒂恩国家银行,她一直把月供还给家庭金融公司,在斯蒂恩国家银行没有她的还贷记录。

她唯一能查到的是债券承兑公司,他们与斯蒂恩国家银行签订了一个协议,债券承兑公司是存托方,斯蒂恩国家银行是受托人,为债券承兑公司提供抵押证券发行服务。

她是一个护士,也许她知道一个人喝多少氰化物会致死,但她看不懂这个调查结果,总而言之她面临的情况是还不起钱就要被驱逐出境,她唯一的办法就是想办法把自己的房子赎回来,但贷款方取消了她的赎回权,除非她再找一家类似家庭金融公司一样的机构“买房移民”。

这还是房地产没崩盘,她把房子卖了能还上贷款的情况,如果房子卖了还不上贷款,那就是另一种情况。

大萧条时期每天都有上千人失去自己的家庭,面对这种残酷的现实,罗斯福通过了一个方案,房主贷款公司可以以折扣的价格从金融机构买逾期的抵押贷款,他们给借款人一个二十年的分期付款,借款人每月只还利息,到期偿还本金,这种做法只能缓解一下矛盾,因为二十年后很多家庭还是拿不出本金。

一般的房主贷款公司不会再签协议放贷了,而是直接收走房子,人到中年无家可归,比年轻时无家可归更惨,而且这些家庭还是有孩子的,罗斯福又通过了联邦住宅管理局,专门为房主贷款公司提供保险,借款人只需要买保险,政府出面担保,贷款公司再借钱给借款人。

这不是国债,却一样用国家信誉做担保,承担因借款人无力偿还或房屋贬值造成损失的全部责任。因此对抵押权人来说,联邦住宅管理局保险的抵押贷款基本上是没有坏账风险的。

联邦国民抵押贷款协会虽然是退伍军人管理,却是民营企业,它还有个名字叫房利美。

美国房地产公司扩建,移民住进去,但移民是要享受美国福利的,美国人再能挣钱,军费开支、治安环卫,还有其他社会福利都要花钱。

美国需要移民,但它所需要的是满足它所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带来财富、知识以及就业机会的。

那些刚毕业出来的数学家——量化分析师,每天忙着将次级贷包装成aaa级别的债券产品,他们的收入能达到40万美元一个月,他们被称为金融界的炼金术师,将没人要的残次品,变成“安全”的产品,一如将贱金属通过点金石变成黄金一样。

然而,就跟炼金术是骗钱的一样,这些金融界的炼金术师也是骗子,手段一样高超,普通的借款人很容易成为这种掠夺性极强的套路骗局的猎物。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投机的,除非是疯子,一般人不会借钱炒股,但有人却借钱炒房地产,如果他们利用杠杆,借了几个亿美元,那就没人愿意他们死了,他们死了就成了坏账。

摇滚的乐声嘎然而止,过去可以通过再融资的房屋所有人出现了融资困难,其实在借贷人的起始逾期率开始突飞猛涨的时候,危险的信号就已经出现了。

起始逾期率就是钱一放出去借款人就无力偿还月供,这时像哥斯达黎加女护士一样,一直信用良好,按期偿还月供,却被忽然止赎的现象开始大量出现。

卢修斯马尔福的美国朋友就是这么警告他的,只是现在察觉到的人还很少,信心指数比较高,等风气变了,所有人都开始根据羊群效应抛售,那时候跑已经来不及了。

这个时候,就会发生戏剧性的一幕。

那个口口生生说“这里是美国,你们中有几个人会为有好几个卫生间,住在大房子里,但没钱还贷款的邻居还款!”的美国人都在为那些“有好几个卫生间,住在大房子里,但没钱还贷款的邻居”还款,美国政府是要用纳税人的钱去救那帮吸血鬼的。只要政府想要给信用不良者住房补贴,纳税人就要被迫承担损失。只要联邦税法中偏袒债权甚于股权,偏袒房地产投资甚于商业投资,经济就无法高速成长。

这些人赚的是短线的热钱,和老一辈资本家不一样。

罗斯福时代的资本家希望中低收入家庭住在自己的家里,慢慢还钱赚到的钱也比折价卖出去挣的多,现在的“新一代”没那个耐心,直接把穷鬼赶出去,至于那些人流落街头后怎么生活他们不会管的,自己找工作去,失业领救济金不觉得可耻么?

然后,他们还在社交网络上发布照片,他又买了豪车、游艇、和美女一起轰趴,他们就是那么“成功”。

糖业公司则买通了哈弗大学的科学家,搞出了卡路里计算法,脂肪六大卡,糖四大卡,卡路里摄入量低于消耗量就会减肥,无数信以为真的饮食男女大量摄入糖分,一个个长得肥胖又有基础病,每次流感美国都死那么多人。

如果真有西班牙流感那样的烈性传染病发生,美国唯一的办法就是定尸袋,而且是很多尸袋,到了21世


状态提示:第二十七章 烟火里的尘埃--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