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大唐之刃>第37章透心凉

孔颖达、陆德明、于志宁都来了,傅奕、李百草等答应闲暇时也会来。

武义没想到李秀宁搞这么大阵势,他只打算教小孩子,而李秀宁是看到了算学的重要性。

来的人太多,普通的房屋根本装不下,最后只能把训练场清空,武义还在傻傻的帮忙,殊不知这是他第一次面对一千多人讲学。

孔颖达笑mī_mī的看着爱徒到:“一会打算怎么讲?”

武义:“讲什么?”

孔颖达:“一会你不是要演讲吗?”

武义蒙了:“谁说的?公主?”

孔颖达微笑点头,边上的傅奕到:“我就是来听听,为什么要学算学,好好讲。”

武义:“我不知道啊,没人告诉我这事。”

李秀宁缓慢的走了过来:“我忘记和你说了,你就谁便说说为什么要学算学。”

武义:“不带这么坑人的。”

孔颖达:“没准备更好,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李秀宁:“你平时不是挺能说吗?”

武义:“我年纪小”。

李秀宁:“你学问大”。

在这等着呢,当初要武义当她儿子,武义没同意。

武义只准备了半个时辰,看着下面黑压压的人群,紧张的直冒汗。

“这谁家孩子,不是大儒授课吗?”

“听说是个侯爷。”

“那也太小了,他能讲什么?”

武义低头快速的平复心情,然后到:“你们都是奔着大儒来的,那为什么我一个小孩子会站在这里?因为我说的不是儒家经典,是算学,它是理性思维,而且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曲辕犁大家应该知道了,它就是利用算学中的力学,水车、纺车是利用算学中的几何学与力学,酿酒是利用算学中的化学,还有食盐、冶铁等等,它们都要利用算学。渭水边上水车你们没看到的可以起身看一下,和以前的比是不是大了很多,抬水量是原来的五倍,好处是什么?你们知道我们大唐一年钢铁产量是多少吗?铁矿42处年产五百万斤,经过算学改造后,年产五千万斤以上,好处是什么?普通纺车织一尺布的时间,改进后的纺车可以织布三十尺,好处是什么?以前食盐和现在的有什么不同?有人可能会说,这些都是工匠,怎么能和读书人比,没错,他们是工匠,无可替代的工匠,让百姓生活变得更好,为我大唐做出来杰出贡献的工匠,千百年后人们都会记住这些工匠,是他们让我们的生活变的更好,说到这里我想问问,你们读书的目的是什么?当官?”

孔颖达:“你读书的目的是什么?”

武义:“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

孔颖达笑到:“好一个齐家治国平天下。”

武义略显尴尬的摸摸头:“算学才是一切的基础,社会进步的基石,即使将来你们当官,合理利用算学可以更好的治理地方,升官也会更快,就是为了这些也应该学,当然,算学比较难,普通人很难学会,不太聪明的还是不要接触的好。”

“可以提问吗?”台下一个学子说到。

孔颖达:“可以”

这个老师很称职。

“你把算学说的这么好,那朝廷为什么不重视呢?”

武义:“你觉得儒家好不好?”

“当然”

武义:“那汉朝以前为什么不用呢?”

又有一个学子起身到:“你说学算学升官快,能仔细说说吗?”

这是一个现实主义者。

武义:“那就以县城为例,地方治理好与更好提现在哪,百姓的生活水平,这里就涉及到算学中的统计学,地方人口,百姓收入及来源,水利灌溉,工商业的发展等等多方面考虑。”

武义对自己的表现还是满意的,有理有据,激将法都用上了,可是结果却出乎武义的意料,或许也是情理之中。

李秀宁看着他:“知道你今天最大的失误在哪里吗?”

武义摇头。

李秀宁:“学算学你不应该说是当工匠,工匠属于第三等,一等的读书人怎么能够接受。”

武义叹气到:“又把阶级忘了!”

李秀宁安慰到:“没事,泾阳的孩子我找来不少,你就教他们吧。”

武义:“算了,没心情,以后再说吧。”

这次打击让他看清一些事情,所谓的世家把阶级概念深深的植入每个人心中,读书人的心里是看不起其他人的,不管你是多么好的工匠,只有国家重视才能改变。

李秀宁摸摸武义的头:“那就等几年,等你长大在教。”

武义笑到:“姐姐放心,我没事,只是想通了一些事,我不是轻言放弃的人,这个需要准备,将来会让他们知道算学的重要。”

孔颖达和这些大儒并没有走,他们看了水车和曲辕犁,高炉和纺车没看到,不让进。

傅奕笑眯眯的说到:“这个孩子我是真喜欢。”

孔颖达捋着胡须得意到:“这弟子聪明好笑,而且读书的目的也与他们不同。”

李百草:“你是说那句平天下?”

孔颖达笑到:“你们不要被他骗了,这孩子嘴上说的和心里想的不是一回事。”

傅奕来了兴趣:“说说看”。

孔颖达:“一开始我也不知道,有一次和公主闲聊,公主说的,他的愿望是希望百姓过的好一些,你们看他弄出这些东西就能看出来,他一直在努力实现自己的愿望。”

傅奕:“他想当圣人?”

孔颖达:“不,他就是一个俗


状态提示:第37章透心凉--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