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梨园秋>第六十四章 新人投稿

接下去几天,白鹏飞都扑在《吕布与貂蝉》的排练中。

班子的磨合非常好,白鹏飞照着前世戏曲的方法演吕布,其实他的表演也就中规中矩,但因为长得又高又帅,扮相上就胜过前世的演员,所以他的吕布效果反倒比前世名家还要好些。

而杨奈儿的貂蝉同样把握得非常好,《吕布与貂蝉》中的貂蝉同样是很吃颜值的角色,杨奈儿的扮相足够惊艳,而且她对于人物的分析也很到位,这出戏的貂蝉性格复杂,她却在和白鹏飞沟通后,能很精到的把貂蝉的种种性格表现出来。

《吕布与貂蝉》的其他角色用的依旧是老演员,董卓由常山野扮演,而丑角李儒则给了赵五儿。

《吕布与貂蝉》排练了五天,细节都磨的差不多后,白鹏飞才告了一天假,来到春鸣新报报社看最新的报纸。

一进报社,他就感觉报社里充斥着和外界截然不同的忙碌气息,所有人都在快步移动,每人手上都拿着一桩事情。

春鸣新报报社和白氏书坊,在整个申朝都是异类,比起外界悠闲的氛围,这两个地方的时间似乎调快了一倍,每个人都呈现出一种和后世公司和流水线工厂一样的忙碌感。

虽然《春鸣新报》是周报,但要在交通不便,信息沟通颇为困难的申朝每周都找到足够多的刊登内容,虽然报社员工已经扩大到了二十多人,但还是需要加班才能完成编排任务。

因为临安有宵禁,加班就意味着一晚上都要住在报社里,白鹏飞也只能在报社里安排了几个房间给加班员工休息。

他一进社长室,陈彦超连忙抱了一堆东西来汇报工作。

白鹏飞见他胡子拉碴,顶着黑眼圈,一副睡眠严重不足的模样,有些担心道:“陈主编,你该休息还是要休息啊。这个月的月假你还一天没休吧?”

陈彦超苦笑一下,现在他每天忙得脚不着地,几乎晚晚睡在报社里,哪有休息的机会。

他说道:“等报社的几个记者站建立起来吧,现在我实在不放心休假。”

陈彦超现在是联轴转的工作,每天干足十六小时。虽然忙碌,他却乐在其中,随着《春鸣新报》的热销,许多外地书商也看上了报纸这种新鲜事物,在临安进货后,当做解闷读物拿回本地发卖。现在他的几篇新闻报道都获得热议,在江浙行省都有了些名气。

陈彦超的人生已经因为加入新闻业而完全改变,他现在早已不是籍籍无名的小儒户,而已经成为了江浙市民口中有名的“一支铁笔”,许多文人热于结交他,报社里经常收到寄给他的文会邀请,每次出采访,更是会有不少本地文人围观。甚至有人听闻他是陈彦超后,专门送上礼金给他。

随着报纸的出现,报道的宣传价值也已被人发觉,脑子活络的人已经有了最早的买报道的意识,都想着给记者送钱让他们为自己说话,当然,因为白鹏飞早就告诫过记者的职业要求,陈彦超暂时还是不敢接红包的。

临安各地记者站的建立,是白鹏飞谋划了许久的事项。

《春鸣新报》现在的新闻都要靠记者自己去打听市井流言,来源极不可靠,有时一天能打听到好几个新闻,有时一连几天都没有消息,而且那些子虚乌有的传言背后的新闻都有很大的调查难度。

考虑到报纸未来的发展,白鹏飞早在建社之初就筹划起记者站的建立来。

所谓记者站,其实就是派不同记者驻扎临安各地办公,以记者站为单位建设消息渠道,每人负责本地的新闻报道,以便于报社可以及时准确的了解临安各处的最新动态。

白鹏飞从前世的书籍里仔细了解了记者站的建设,后很快发现这东西和情报网异曲同工,那些收集新闻的渠道只要稍稍转变一下收集内容的方向,分分钟就能开始收集本地的各种情报,怪不得后世各国驻外通讯社都是本国的该地情报中心。

这让白鹏飞吓了一跳,哪怕以申朝粗疏的治理水平,他就算真收集情报也不一定会被发现,但白鹏飞还是特别嘱咐外派记者不要掺和政务,以免节外生枝。

“社长,你看看这篇稿子。”

白鹏飞接过陈彦超递来的稿纸翻开,发现那是一篇戏评,评论的是某班社的开箱戏《谢金莲诗酒红梨花》,作者署名叫“真如先生”。

他仔细阅读一遍,发现这整篇戏评的文笔十分清丽,比白鹏飞自己的大白话优美得多,而且作者明显对于戏曲也有很深了解,唯一的缺点就是没有白鹏飞笔名临安戏叟那种直刺痛处的锋利感。

白鹏飞看得连连点头,《文艺荟萃》不能只有一种评论风格,他一直想要有更多人参与投稿,《春鸣新报》每天也都会打出投稿地址,但试着投稿的文人非常少。少数投稿的,稿件质量也很差。

不要以为古人的作品就有多好,古代识字率低下,能写作的人更少,总体创作水平比起白鹏飞前世的水友们其实是差远了的。比如明清小说除了《红楼梦》《儒林外史》这种神作,许多流传后世的明清小说写得简直跟闹着玩一样,只不过前世普通人能看完明清小说佳作的都不多,那些烂作品就更看不到了。

像这篇戏评,已经是难得合格的稿件了。

“这作者是什么人?”白鹏飞问。

陈彦超道:“稿子是一个小厮送来的,问他作者是谁对方却不肯说。”

白鹏飞皱眉,问道:“留了联系方式吗?”


状态提示:第六十四章 新人投稿--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