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都市现代>穿成暴戾太子的团宠小娇包>第一百四十二回 佳作永流传

那朱掌柜满脸堆笑,每个褶子都透着一种精明的“我很满意,但我这还不够”的老奸巨猾。

“花姑娘哇,说到底不是代言人,怕这波风头一过,众人再忘了我们朱记哇。”

云锦书挑眉,将茶杯至于桌案之上。

“朱掌柜所言极是。这有何难,我早有准备。”

而后,不慌不忙于怀中掏出诗稿一份:“朱掌柜,您读读看。”

那朱掌柜眼露疑惑,展开诗稿,目光自上而下,迅速浏览一番。

“净洗铛,少着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这是......?”

老道如朱掌柜,亦只看出此为描写猪肉之诗词,却不知此诗词意在何为,也不知云锦书葫芦里卖得什么药。

云锦书却不着急解释。

她气定神闲地站起身,语气十分笃定:

“这是朱记销量长虹的保障。”

对付朱掌柜这样的商场老手,真本事要有,腔调也要拿地足足的。

能唬住他,才是谈判成功的正确打开方式。

不然,何以有筹码令对方发声,拯救李白于水火之中。

果不其然。

那朱掌柜见云锦书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又往杯中续上热茶。

“老夫愿闻其详。”

二人之间氛围与气场,已然发生了变化。

云锦书这才将胸中计划和盘托出。

“朱掌柜可曾听说过,人气易逝,佳作永存。所谓天地曾不能以一瞬,人气与热度皆有消失殆尽的那一天,唯有真正的佳作可千古流芳。”

见朱掌柜不断点头赞同,听得颇为认真,云锦书这才接着往下顺道:

“朱掌柜您想啊,世人每每读起此诗,是不是便会联想到咱们的猪肉,再一想那肉香四溢入口即化的口感,是不是登时之间就要往咱们肉铺来,买了几斤回去做啊?”

朱掌柜立在原地,想了想,品了品。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只是你怎知此诗歌便能大火?”

怎知?

呵,因为我是21世纪来的,我自然知道哪些诗能千古流传,哪些诗还要求背诵。

自然,云锦书并未这么说,而是狡黠一笑。

“因为,这是堂堂太子导师、当今的文娱部长苏东坡作的诗。且此诗朗朗上口,妇孺皆懂,焉有不活之理。”

本还犹豫未定的朱掌柜,此时亦母露亮光,不断点头诚是。

苏东坡与太子殿下,哪个单独拎出来都是太阳一般的存在。

万人敬仰,呼声如浪。

“有苏部长为您作诗,朱掌柜这下可高枕无忧了?”

“高枕无忧,高枕无忧。”

***

事情进展果如云锦书推测得一般顺利。

苏东坡虽未在公开场合对朱记表示过任何赞美,但他公务之余亲自上街购买猪肉的亲民行为却日日占据着陆盛国的“头版头条”。

无形之中,朱记已然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无需多做什么,部长去过的店铺,就是最值得信赖的店铺。

其去过的朱记店铺不出意外地成为民众竞相追逐之地,参观游览者络绎不绝。

店长特意增派了几个伙计,专门在入口处维持秩序。

“来来来,都别挤,都别挤,排号进入哈。”

“这是您的号,拿好了啊。别挤别挤,今天猪肉供应充足,都能买,都能买。”

“我说那位姑娘,别往前凑了,拿号排队,您看前面的婆婆都被你挤到一边去了……”

有人的地方,自然就有市场。

人流量上来了,销量当然一再攀升,将其他同类店铺狠狠甩在身后。

有时候,政界名人的影响力,你不得不服。

城中所有连锁店铺营收翻番,那朱掌柜眉开眼笑,其背后的家族势力更是喜气洋洋。

世人皆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粮仓充足,丰衣足食,才能顾及到礼仪,重视荣誉和耻辱。

同样地,不花一分一毫即赚得盆满钵满,朱记与兰陵美酒之间的恩怨亦化解了许多。

不说恩怨尽了。

但因为有此财富面前,其他的一切皆为云烟。

轻飘飘的,不值一提。

不仅如此,苏东坡更设家宴,邀请一众同僚携夫人参加。

其亲自烹制五花肉,分享于席间众人,得到一致好评。

东坡烹煮肉,众人纷纷效仿。

一时之间,陆盛国大兴烹食猪肉之风,苏东坡之独家烹饪方法更是广为流传,坊间皆称呼其为“东坡肉”。

不久以后,市面上甚至陆续出现“东坡肘子”、“东坡猪蹄”、“东坡下水”、“东坡舌头”……

至此,苏东坡与猪肉结下不解之缘分,成为猪肉的最佳代言人。

猪肉的香气和着《猪肉颂》的旋律,一夜之间,朱记即一跃成为城中最炙手可热的品牌,妇孺皆知。

这点,自然在云锦书的意料之中。

但令云锦书意外的是,苏东坡的个人魅力,竟然在此件事中被完全释放出来。

其热度丝毫不亚于当日李白《将进酒》刚刚出圈时的程度。

“叶风,原来男子买菜做饭,是如此令人震惊的一件事情?”

云锦书和叶之人将苏东坡赞美颂扬,大大的眼睛之中,满是疑惑。

叶风微微笑道:“君子远庖厨,你可曾见过男子入厨做饭,伺候家人的?”

云锦书拼命点点头,几乎要脱口而出——“我见过我见过,米其林大厨十有**都是男性。


状态提示:第一百四十二回 佳作永流传--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