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三国咒之江湖有贼>136凤凰台上忆吹箫
窗外,是一个低压了声的女子。

闻声,破刚刚按在手里的那把锯齿圆刃,不觉悄然一顿。

深夜凄冷的吴县城外。

一座百十多级台阶,玉石筑就的高台上,此时正有月迷蒙,有风凌乱,有人孑立,有箫幽远……

独自追出府邸,一路觅影来的周瑜,不觉在那似曾相识的箫声中顿下脚步,仰面立在台下,怔住了。

“她要见你,否则死也不走,我们没办法才诓你来的,快上去吧。”引他来的那个女声,突然从暗影中随风掠过,自周瑜的耳边,吹过了一道清凉微潮的寒气。

“你是谁?”周瑜警觉地扫过四周夜色中的野树荒林,心疑有诈。

“她是我的人,公瑾兄不必多心。”不知何时已追至身后的破,替她淡淡地递出一个回复。

周瑜闻声,这才放下心来,犹豫了一下,终于还是向着那高台上,一步步拾阶而去。

“我是你的人?”坐在暗处一根树桠上的殷咛,一边望着周瑜的背影,一边嘲讽地哼了哼,仿佛自问。

“我说的意思,并不是你想的那个意思。”破冷冷地抱着臂,也在远望周瑜。

“噢?却不知公子您,以为我想成了哪个意思啊?”殷咛晃了晃脚,支着树杈,仰头看月。

“……”

唇离,箫停。

冬日凄迷微朦的月光下,迎向周瑜的,是一个衣袂飘飞,发丝轻挽的如仙美女。只因石台高筑,她的身后,便如天幕轻展,映衬着一片夜色迷离的暗蓝。

“记得在好多年前,奴家刚值豆蔻(古时人指的豆蔻是12岁),曾随母居于吴郡,路过这里。那时,”乔迤看着面前这个令自己朝思暮想,高大英俊的男人,吐出的声音,恍若幽谷中的柔兰:“便听说这个高台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做凤凰台,只因曾有一位多谋善断,气度恢宏的少年英雄,在这里弹过一曲《凤求凰》,引得无数吴郡少女为之心动不已。这位少年不但文武双全,而且精通音律,是以有谣谚道:‘曲有误,周郎顾。’乔迤自此,便将周郎你的名字,刻在了心里。”

转身,乔迤手握长箫,抬眼望向远远的天际:“后来又过了几年,娘亲病故,奴家不得不随父回往皖城,临行前,奴家下定决心,暗暗打听到了你的府宅,还托人递去了一首诗,不知你还是否记得:斜柳闲提三两绿,与风扫径迤逦身,春来欲引周郎顾,凤凰台上立箫人。”

风起,两人相对而立的衣袖,飘洒若飞,似近在人间,又,远若银河。


状态提示:136凤凰台上忆吹箫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