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女兵英姿>047章 国家级响应

2月21日清晨,7点,使馆小会议室,王大使正在听取领事部的情况汇报。

王大使和梅武官同岁,虽然脸上也有不少皱纹,但是满头银丝,一副金边眼镜,说话平和,给人的第一印象更像是学者教授,而不是外交官。

在l国的外交场合上,王大使一向待人谦和、与人为善。不过,这两天来他带着参赞和随员们,在l国外交部、国际红十字会、国际人权组织等部门来回奔走,处理一系列中国工人受侵害的事件,为此,他已经把嗓子都喊哑了。

这会儿,他一边听汇报,一边喝着菊花薄荷茶。可惜一开口说话,依然是有些嘶哑的感觉。

“同志们,情况大家也都看到了,局势已经到了十分危急的地步,我们的同胞在l国多待一天,都是极其危险的。从昨天到今天早上,我和部长、书记、黄司长又通了好几次电话。部里已经成立了由书记挂帅的应急领导小组,具体工作由领事司领保中心打头阵,其它部门全力配合。现在,领保中心正在根据我们发回的报告,拟定出一个详细的撤离预案。等下午一上班……”王大使习惯性地看看表,“我说的是北京时间两点半,先开部内协调会,讨论预案。通过之后,再在下午4点召开的部级协调会上讨论。等国内开完会,我们这边应该在中午一二点就能得到消息,到时候就可以正式启动撤离程序了!”

大家听了这话,也说不清是什么心情。

事关3万多人的撤离大事,已经不是外交部一个部门能够独立担纲的事情了。

它需要国资委、海关总署、商务部、民航局、交通部、公安部、安全部、农业部、国家质检总局等国内多家单位,甚至是解放军总参的负责人,参与商议与决策。

这么多部门以及相关公司国企的负责人,平时就是把他们聚在一起,恐怕也不是一天半天就能完成的事情。

可是,没有他们的配合,没有国内的支援。只靠大使馆的这二十号人,更是没办法完成撤侨的任务。

使馆现在能做的是一边继续登记在l国的企业和人员,一边指导各工地的工人们,向祖瓦拉的工地学习。团结自救、相互帮助、共度难关。

党委会结束后,大使和参赞等人又忙着打电话或是去当地部门协调关系,为大撤离做准备。

冯垚下楼到领事部找蒲英,一进门看见她一手拿着话筒,一手拍着桌子。对着电话线另一边的人在大声嚷嚷着什么。

他走到她身后,仔细听了几句才明白,原来她是在教训班加西那个1000人大营地的中水电公司项目经理。

“你说,你和张经理都是一个公司的,都是项目经理,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为什么他只带着四五百人,就能守住工地?你呢,手下有一千人,居然就被几十个混混给吓跑了?你还是不是男子汉?”

蒲英说到这儿,暂时缓了口气。

冯垚不知道那位项目经理是如何回话的。但是想来也该被蒲英的话刺激到,知耻而后勇了吧?

只见蒲英边听电话边不停地点头,最后还表扬了一句:“这就对了嘛!就是要利用你们人多的优势,把当过兵的、受过民兵训练、身体强壮的工人,统统组织起来,组成护厂巡逻队,三班轮流倒……对对对!好的,我这儿有个qq群的号码,你记一下,有什么消息也好通知你……嗯。那好,就这样!加油!坚持住!”

等她放下电话,冯垚拍拍她的肩,“你怎么在这儿接起电话来了?”

“我顺便帮下忙。”

领事部值班主任插话道:“小冯。你媳妇挺厉害,胆子大、会讲话,把那些国企的什么经理老总都训得一愣一愣的。我就让她帮我在这儿打电话,指导那些工地怎么做好防护!”

冯垚不禁笑了笑,心知蒲英要带一个营二三百名的骄兵悍将,身上没点霸气肯定不行。虽然她平时锋芒内敛。看上去就是一文静姑娘,可是一旦需要,别说是隔着电话,就是面对面,她也能震得那些老总们只有俯首听命而不敢吱声的份儿。

相较而言,使馆里的这些年轻人,刚从大学毕业没几年,在单位里都是夹着尾巴做人的阶段,让他们跟那些管辖几百上千号人的老总吩咐点什么事儿,是缺了点气势。

难怪领事部主任会让蒲英客串电话接线员呢!

这会儿见到冯垚要带走蒲英,主任还上前相送道:“小蒲,一路小心啊。把那个工地的事儿办好了,赶紧回来啊!”

他的潜台词显然是——赶紧回来帮忙打电话啊。

“好,我会的。”

蒲英觉得自己能帮得上忙,心里还是很高兴的,只是面上尽量显得平淡。刚回到武官处办公室门口,她就忙着问冯垚:“说吧,我该怎么做?”

冯垚还没说话,里面的梅武官和姜秘书已经站了起来,同时说道:“还是让小姜(我)去吧!”

最后,在梅大校的坚持之下,冯垚也考虑到蒲英对当地情况还是没有小姜熟,再说她刚熬了个通宵,最后也同意让小姜前往扎维耶。

蒲英的级别最低,当然只有服从的份儿,现在她的任务就是休息。

冯垚也被梅武官劝去睡觉。

不过,他们和使馆的其他年轻人一样,都没有回宿舍,而是在楼上腾出来的休息间里,一人找了张床。

这样,楼下一旦有事,可以更快地找到他们。

21日的白天来临后,除了东部的班加西地区依然是一片混


状态提示:047章 国家级响应--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