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铁血帝国>第二百一十三章:混沌之夏(五)
,布尔诺国营兵工厂共向十多个国家出口了多达十二万挺各型zb轻机枪,而中国是使用zb-26轻机枪数量最多的国家,其购买和仿造的总数超过十万挺,成为抗日战争前后从中央军到各派军阀部队中步兵班排的绝对火力支柱。英国则通过购买生产许可证将其改进为七点七毫米口径的“布伦”式轻机枪,作为英联邦军队的制式轻机枪大量生产列装

不过刘千桦眼前这挺机枪,虽然乍一看颇似那个时空的捷克式,但仔细端详。供弹方式却大相径庭:机匣上方没有了那标志性的二十发直弹匣,改为以金属弹链自左向右供弹,弹链装在鼓形金属弹盒中,弹盒则安装在枪身下方。

机枪边上还摆着几个方形弹箱。体积不小,显然不能装在枪身上。弹箱旁架着一座模样敦实的三脚架,看这意思,应该可以把这挺“改捷克式”架在上边当重机枪用。

“皇上英明,这挺十四年式通用机枪。的确参照了那个时空的捷克式,除了尽可能保留捷克式的各种优异性能之外,主要区别是将上方弹匣供弹改为了侧面弹链供弹,作为轻机枪使用时,配备五十发下挂式弹链盒,解决了捷克式的火力持续性与射手视线的问题,相应地,该枪的战斗全重也稍大于捷克式,射手很难持枪射击……”

作为这挺机枪的设计指导者,何新虽然难免有些王婆卖瓜的味道。不过在女皇陛下面前,适当的诚实也是必要的。

“安装在三脚架上作为重机枪使用时,该枪可配备光学瞄准镜,搭配两百五十发的大容量弹链箱,可在中远距离上实施持续性的精准压制,而且还可以随时转换为轻机枪状态。”

“这样一来,只需生产一种机枪,就可以同时取代步兵排的九九式气冷轻机枪与步兵营的九六式水冷重机枪,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简化人员培训、减轻后勤负担。而在性能方面,作为轻机枪。参照捷克式机枪的十四年式,无论是可靠性、操作性,还是精确性、携带性,都全面胜过参照那麦德森式机枪的九九式。前者配备的下挂式弹链盒也远比后者的侧装式压簧弹鼓更为简单可靠。”

“作为重机枪,气冷的十四年式虽然在总体的火力持续性上不如水冷的九六式,但在携带性方面优势明显——连同三脚架在内,十四年式的战斗携行全重只有九六式的五分之三,使得机枪组可以携带更多的弹药,而且无需考虑战斗中冷却水的补充问题。减轻后勤负担的同时也提高了战术灵活性……”

突突突的机枪射击声顿时打断了何新的介绍,成群结队的子弹接连洞穿对面无辜的枪靶,打空的弹链从枪身另一侧带着残影弹吐而出,一口烟的功夫就吐到了头。

“皇上真是努力啊。”

潘国臣原地发呆的当头,一脸邪笑的武海松不知何时挪动到了他身后。

“你什么意思?”

潘国臣不解。

武海松歪头叹了口气:“真不明白,皇上为什么会如此看重你这种人,单纯得近乎愚昧……”

“想打架?别忘了你留在那个时空的两颗牙。”潘国臣眼中燃起了莫名的斗志。

武海松尴尬地挠挠头:“那是我一时失手……算了,不提这个,你真的不明白皇上为什么要这么做?”

“很简单,通过这种极端的表演,把不安分的种子消灭在萌芽状态。”

面无表情的叶镜莹幽灵般地挤到了两人中间。

武海松冷笑道:“不愧是女官长大人,犀利,不过据我所知,皇上近来时常凤体欠安,太医院却查无所因,恐怕是别有隐情吧……”

“祸从口出,还请武大人谨言慎行。”

叶镜莹说罢,正要转身离去,却被武海松一脸痞气地挡住去路。

“小潘恐怕还不知道吧,女官长大人马上就要离京去办一件要紧的事,一年半载的怕是回不来啊,这么看来,婚期又得推迟了吧。”

潘国臣楞了一下,转头盯住叶镜莹:“这是真的吗?”

“是真的。”

“为什么……”

“不要问我为什么,我原本打算找个合适的场合告诉你,既然武大人这么说了,我也省了这功夫,我只能对你说声抱歉,这是皇上的命令,我没有选择。”

潘国臣怒了:“到了这时候你还是这种态度,你到底还有多少事情瞒着我……”

“对不起,我首先是女皇陛下的女官长,就算是你,我也必须有所保留。”

叶镜莹的解释丝毫不能化解潘国臣积压已久的不满,只见他咬咬牙,一跺脚,压低声音一字一句道:“你就不能告诉我,你要去哪里吗?”

“不能。”

斩钉截铁。

这回轮到武海松挤到了两人中间。

“冷静,都冷静点,我不是想挑拨你们的关系,我只是想提醒叶女官长,我们是一条绳子上的蚂蚱……”

“住口!”

异口同声。

即便枪声不断,这边的喧嚣还是引起了女皇陛下身后勋贵重臣们的注意,即刻意识到这一情况的叶镜莹瞪了一眼潘国臣,又瞥了一眼武海松,深吸一口气,端正好姿态走到刘千桦近旁。

“皇上,可以让我试试吗?”

刘千桦转头一笑:“当然可以,你就来试试这个吧——何大人,这个就是你刚才说的新式掷弹筒吧?”

“正是,全称江南十五年式掷弹筒,口径四十五毫米,发射带金属药筒的四十五毫米低速榴弹,单发装填,有效射程四百公尺


状态提示:第二百一十三章:混沌之夏(五)--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