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都市现代>护花钟点工>第二百三十四章 悟道

林昆站在传说中的悟道桥上,脚下是山涧的溪水潺潺,两侧是巍峨的青山,山清水碧,鸟语花香,除了悟道,同时也是谈情说爱的好地方。

林昆畅想着当年,老君在此悟道飞升的胜景,令人无限神往。

忽然间,一个声音而耳边响起,如洪钟大吕,似山崩地裂:“虚无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元,万物以之生,五行以之成。”

这不是尚春打入他脑中的修炼经文嘛,怎么这个时候出现了,而且声音无比浩大,好像有一尊天神在诵读,震耳欲聋。

这话林昆到现在也多少能理解一些,就是在说,阴阳万物,宇宙洪荒,全是因为有了道才产生的,道是一切的根本。

林昆很奇怪,为什么这句玄妙的经文会在这里响起,难道是老君的指示?又或者,这经文本来就出自他的理解?

不管怎么说,人家是理解了,并且走出了属于自己的无上正道,每人都有不同的道,要靠自己去发觉,并坚定的走下去。

而林昆还没有明确的目标,脚下仍然是一条复杂的凡人之路,难免会有行差踏错,有时候朝前走,有时候也会倒退两步,有时候会偏离方向,这就是凡人与神仙的区别。

林昆还有很是事情没有想明白,诵经的声音很快就消失了,脚下溪水潺潺,水中乱石嶙峋,两边高山耸立,山道上有很多人,这是众生的道,因为上前只有这一条道。

当然,缆车也能上山,但借助外力不算道,最起码不算正道。

林昆混在人群中,亦步亦趋的朝山上走去。山上还有一些古殿庙宇,有的是古时候修建的,有的是近代复建的,但都是古色古香,大气恢弘。

林昆一路走走停停,最终登上了山顶,两千多米的高峰高耸入云,正所谓,到天涯天为岸,山至极顶人为峰。

那站在绝巅,一览众山小的感觉,让人心中顿生豪情万丈。

今天的天气有些多云,所以,此时虽然不是清晨,但仍然能看到苍茫云海的胜景,放眼望去,云遮千里,雾锁万峰。犹如站在碧波万顷的汪洋大海之中,翠峰在云中时隐时现,恍如仙宫隐匿其中。

林昆看了一会云海胜景,转身和人们一起去参拜那在青松翠柏环抱之中的老君金身。

巨大的铜像立于山间,身旁是青松翠柏,身后是云雾缭绕的青山,脚下无数善男信女虔诚膜拜,彰显无上神尊之气。高大巍峨,宝相庄严,一手握丹书,一手竖起食指,仿佛在点化众生,又好像是在说,人,一定要多读书。就像自由女神,一手火把一手拿《独立宣言》,好像在说,停电举着火把也要读书。

铜像脚下的底座上书几个金色大字:‘大道行天下’。

又是道,林昆再一次陷入了沉思,同时,耳边又响起了那洪钟大吕般浩大又庄严的声音:“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浩大的声音宛如天雷,似重鼓,在林昆耳边轰鸣作响,每一个字都无比清晰,直接传入脑中,印在心上。

这就是老君的道吗?每言必有‘善’,善为道之基,有善方有美,行善当如清水,利万物而不争,不刻意为之,就像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永恒不变,是因为天地从来不去刻意追求长生永驻,结果反倒能够长久。

林昆渐渐的从中悟出了些许道理,简单来说就是,人要多做善事,做了善事还要不张扬,心中有所追求,但又不用刻意去追求,顺其自然。

这就是道的基础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何其难,林昆真想知道,雷锋叔叔成道了吗?

林昆觉得,这次君山之行,对自己的未来之路将会有莫大的帮助,不知道是老君在指点,还是自己脑中的经文和这座神君悟道的神山产生了共鸣,又或者,大道至简,殊途同归。

总之,他一定要在这里好好感悟一番。

他缓步朝着神君的铜像走去,那‘大道行天下’五个大字,苍劲有力,似乎透发着某种道韵,时刻吸引着他。

他一步步走去,想要看得更仔细一些,甚至想要伸手去抹,自己的心神也进入了一种玄妙的境界。

可就在他瞪着眼睛看去的时候,还以为自己又看除了玄机,可看清楚之后,顿时气得火冒三丈,若不是举头三尺有神明,他早就破口大骂了。

都说国人游客素质低下,林昆始终坚信,大部分国人都是有素质的人,但却总有那些害群之马,不顾自身形象,还有损整个民族的形象。

抽烟喝酒,大声喧哗,随地吐痰,这些都能忍,毕竟是你的个人行为,别人只会指责你素质差,但没有造成实质性的损害,可是,景点的墙壁上,塑像上,墙壁上刻字就太不应该了,现在科技这么发达,你拍张照片,发个微博,都可以证明你确实到此一游了,又何必刻在上面呢?

金字塔,历经数千年的人类文明瑰宝,你真好意思刻上到此一游,只能说,得了这种病,千万不能放弃治疗啊。

而此时,让林昆气愤的是,不只是在这里看到了到此一游的刻字,


状态提示:第二百三十四章 悟道--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