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玄幻奇幻>大帝修仙>第一百四十四章 以孝治天下
了孝与忠的矛盾。 魏晋君王背叛了各自的主子,做了主子之后却很需要臣民对自己的忠诚。羞于言忠而倡孝,其本意在求孝与忠的一致:“求忠臣必于孝子”,“资于事父以事君”。武帝时刘斌论曰:“为臣者必以义断其恩,为子也必以情割其义。在朝则从君之命,在家则随父之制,然后君父两济,忠孝各序”

谈起来可以一致,行起来却难以两全。周处慨叹:“忠孝之道。安得两全?既辞亲事君,父母复安得而子乎?”

温峤就是让皇帝难以处理的典型一例。二京沦陷,司马睿镇江左。刘琨在河朔拥戴司马睿称帝,派温峤奉表劝进,出使江南。这对元帝是大忠。而温峤的老母拽住儿子不让走,温峤只好挣断衣袖毅然离去。这就违忤了母命,不孝。中正坚决把关,“迄于崇贵,乡品犹不过也。”而温峤效忠朝廷,屡建大功。不升官又不行。怎么办呢?皇帝只好“特殊情况特殊处理”:“每爵。皆发诏”(《世说?尤悔篇》)。

温峤是忠而不孝;有个沈劲,则是孝而不忠。沈劲之父沈充是王敦党羽,是叛臣。沈充是被吴儒抓住杀掉的,吴儒应是忠臣。沈劲却要做孝子。为父报仇,“竟灭吴氏”。沈劲为叛臣而杀忠臣,理应是叛臣,却因为符合孝道,竟得到肯定。

既然以孝为重,不忠无损大节,于是我们惊讶地看到:《孝友传》中的刘殷、王延,都背晋事敌,做了刘聪的高官。仍名列青史。望族名门之士清河崔悦、颖川苟绰、河东裴宪、北地傅畅、范阳卢谌,“俱显于石氏”,做了后赵的官。刘暾是西晋名臣刘毅之子,官司隶校尉,“正直有父风”;而当刘渊部将王弥攻陷洛阳。他立即为王弥效劳。更荒唐的是王育、韦忠、刘敏元都背晋投敌,却因忠于顶头上司或救助乡亲的义气,而仍在《忠义传》中立传。“板荡识忠臣”,晋朝“板荡”可 谓极矣,而背思忘义之徒不可胜数。司马氏轻忠而重孝,难免自食苦果。

又何况司马氏倡孝道又是那么虚伪!看看皇室的所作所为,他们做出了孝的榜样吗?否!他们做了不孝的坏榜样。八王之乱中互相残杀,是兄弟相杀,叔侄相杀,祖孙相杀。按前引董仲道之言,他们犯的是万恶不赦的罪行。怀帝司马炽被俘后,刘聪当面问他;“卿家骨肉相残,何其甚也?”司马炽只好回答:“为陛下自相驱 除”。对于以孝治天下的司马氏,这真是锥心的讽刺。

倡孝的虚伪性还表现在欺软怕硬,自相矛盾。上引阮简父丧中食肉,废顿近三十年。阮简是阮籍的侄孙。当年阮籍居母丧时在司马昭座上公开饮酒食肉,司隶校尉何曾对司马昭说:“公方以孝治天下,而听阮籍以重哀饮酒食肉于公座!宜摈四裔,无令污染华夏!”司马昭却说:“此子赢病若此,君不能为吾忍邪?”阮简没了保护伞,只得挨整了。

居丧是不能作乐的。明帝刚死,国丧未期,尚书梅陶私奏女伎,遭到御史中丞钟雅的弹劾。而到谢安执政,“期丧不废乐。王坦之书喻之,不从。衣冠效之,遂以成俗。”为什么无人弹劾?因为谢安已登台辅,位尊权大,没人敢碰了。

原来这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不管多高的标准,多严的要求,只要权势一介入,无不通过。而到了这种地步,这个制度的生命力也就完了。

演戏终归是演戏。晋朝以孝治天下这出戏,当时纵有一定影响,却终未能治天下。人民的命运,历史的命运,从来不是演戏可以左右的。

晋朝重孝却是少孝子,以孝治天下和九品中正制一样,都是导致朝廷积疾,羸弱不堪的主因。

“朝廷重孝,以孝治天下,不过是自欺欺人!”林易又接着大声道。

“殿下身为朝廷太子,竟是讲出如此大逆不道,真是让老夫好不失望!”张华面露不悦道。这张华却真是个老顽固,就因为这贾南风是太子的名义上的母亲,他就一直不支持林易起兵以武力废黜贾后。司马遹就是始终被这孝名所累,这才是逆来顺受,因此东宫之中是空有四率精兵数万,却是十分窝囊地死于一个妇人之人。

这一世,林易绝不会让这样的悲剧再一次发生了!因此,无论得不得道这张华的支持,他都要以武力废黜那贾后。当然若是有这张华支持,这其中阻力就更小了些。毕竟这张华在朝廷之中是为宰辅,德高望重。不过林易站在张华的角度上,也是能理解他。毕竟林易是后世2000年后的人的灵魂。根本无法想象现在此时这些人的思想。他们从小,自出生前起,所学、所看,都是贯彻这种“孝”的思想,“孝”已经比他们的生命还重要,越是出名的大儒,越是如此。况且那谢玖才是司马遹的生母,但是在张华这样的名臣大儒心目之中,尊卑之分早已是根深蒂固,贾南风竟然是皇后。就是他司马遹的母亲。这种想法对于现代人来说也是难以接受。

“殿下又可知。父母之恩与天地等!做子女的无论用什么来报答都难以回报;做孩子的。事奉自己的父母亲,主要的是孝敬,要轻声轻语,动听悦耳。晚上让父母安定,早上去向父母请安。

殿下的难处难道能和舜当孝子更难的吗?舜的父母让他把仓廪封上泥,却搬走阶梯,父亲放火烧了仓廪,舜凭借两个斗笠下来,得以不死;他们让舜凿井,却用土把井填起来,舜从隐蔽的空隙中爬出来,又得以不死。舜当初在历山时。到田里耕地,


状态提示:第一百四十四章 以孝治天下--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