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青春校园>膳食娘子>599.第599章 梁圭轩也来了

有道是“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人生四大喜事被她碰上了,她本就是凡夫俗子,哪有不激动的理由?

陆成望向杨涵瑶,好几年没见,在他的印象里,杨涵瑶还是那个梳着两个双丫髻,头上带着红绳,坐在牛车上,甩着双腿儿,跟他辩证“天圆地方”的小女孩。

时间过得真快啊!染真妹妹都嫁人了……想起年少时心中那点莫名且又朦胧的情愫,陆成抿嘴一笑。

他不是那种忸怩之人,大丈夫在世,理应提三尺青锋剑,带吴钩,报效国家才是。

至于儿女情长,不过是镜中花,水中月,不值一提。

当年那个一板一眼的少年一如往昔,时时将圣人的教诲摆在心头,严苛的要求着自己,以一个寒门子弟的身份,凭借着自己的努力,终于是一步步从常州走到了京城。

他是被王安石大人举荐,得到官家首肯后,特下旨允他入国子监读书,这对一个寒门子弟来说着实不易。

按照宋朝廷的规矩,入国子监读书,只有七品以上官员的子弟才有这个资格。至于普通百姓,除非是才学特别出众,还要经过地方官员和朝中有资格的大臣举荐,官家首肯后特批才有机会入国子监。

但凡能入国子监读书得,哪一个不是人中之凤?寒门子弟入国子监的那更是凤毛麟角,但凡这种人,几乎都是青史留名之辈。

其实以他跟杨家的关系,早就可以走下捷径,入国子监得。就算不靠杨家,他与王雱是同窗,又颇得王安石赏识,入国子监也没普通寒门子弟那么难。

不过陆成是一个谨守圣人言的人,自然不会去走这种捷径,一定要凭自己的本事,在科举一路上走出自己的路来。

而这回经王安石的推荐,他本意拒绝,可官家却特意下旨,这让他很激动,毕竟学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的想法是这个时代士人的主流价值观,官家都下旨了,你还不去?还不激动?

王安石推荐归推荐,可比起官家亲自的下旨,那就是毛毛雨了。圣旨到常州,整个李家村都轰动了,常州学府也轰动了,陆成的事迹激励了多少寒门子弟,在乡亲们的祝福下,陆成整理行装,一个人踏上了上京的路。

好在这多年,在杨家的帮衬下,李家村家家户户的日子都过得相当不错,陆成家虽是外乡人,可因他家与杨家曾共患难过,李家村的酱油作坊自然也有他家的一份。

虽比不上豪门大户,还穿不上绫罗绸缎,但也是不差得,出得起钱作常州商会的快船入京。

陆成到了京城,本就打算去找杨涵瑶。他在这京中谁也不认识,唯一谈得上交情地也就杨涵瑶了。

在这方面,他可不迂腐。杨涵瑶与他自小一起长大,李家村以及常州城的变化也看在眼里,二人的五年之约,杨涵瑶说得话虽然全未实现,但毕竟让他看到了希望。

而他也学习了世人口中的“新学”,也就是数理化,面对常州城的变化,想着与杨涵瑶当年的赌约,他心中勾画出了一副宏大的蓝图,他这次进京是为实现心中抱负,自然也就不会在意这些小节了……

只是他虽心性沉稳,可入了这东京当世第一大城,一时间也有些被迷了眼,特别是这瓦肆,虽然常州城现在也不错,可比起京城的繁华,终归还是差了那么一点。

这一入京城,这儿的热闹就把陆成吸引住了。特别是这瓦肆,常州的各种娱乐就算多了,那百家讲坛,哪怕他囊中羞涩,也是期期不落,每次都要去听,那些百家讲坛的先生不乏当世大儒。

而讲解的经史通俗易懂,妙趣横生,是陆成在常州唯一的消遣,而读史的好处自然不用明说,所以哪怕他并不富有,可对于百家讲坛却是特别偏爱。

可进了这京畿地面以来,这里的繁华还是将他震撼到了。

虽不像常州那样,水泥路已修到乡间小道,动轨马车通到横林,奔牛等几个市。

如果说常州是一座新兴城市的话,那东京城历经岁月所沉淀下来的厚重感却是别有风味,使人入得这城市来,不由地就起了几分肃穆之感。

特别是这瓦肆,各种杂技表演更是让陆成看得眼花缭乱,毕竟还是个年轻人,再沉稳,可面对着花花世界哪有不动心之理?

而这口技勾栏里围着众多的人,当下也就引起了他极大的乐趣,哪知这一看,却是瞧见了熟人。

不过当看到杨涵瑶被一个所谓正儿八经的辰佳县主欺负时,陆成刚刚“他乡遇故知”的欢喜顿时被冲散,又见这所谓的县主不仅一点皇家的气度没有,还如此不依不饶,哪怕他不认识杨涵瑶,那也是忍不住得。

再一看游南哲那不声不响,低声下气的样子,心中更是恼怒。这游南哲本来他瞧他不顺眼得,可后来见这人改邪归正,努力奋发向上,一举夺得了状元,又是家乡人,陆成对他还是有些敬佩得。

这会儿看到游南哲这样,心中不免失望。可转念一想,游南哲出生商贾,能娶到王爷的女儿也算是造化一场,摧眉折腰事权贵虽令我辈读书人不耻,可也不是不能理解。

毕竟这世上包青天只有一个,不是人人嘴里喊着“操守”就真能守得住得。再观这辰佳县主,活脱脱悍妇一枚,虽出生尊贵,容貌娇艳,可满嘴市井俚语,真真是为人不耻。

一时间又对游南哲起了几分同情,此等悍妇娶回家,不是造孽又是什么?所谓家中贤妻坐,诸事顺当


状态提示:599.第599章 梁圭轩也来了--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