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老爷、大奶奶,挨个儿的辞别。末了,全家上下齐聚前院,一对新人行了跪拜大礼后,才由赵荣昭背着亲姐,亲自将她背上了花轿。

那副情形,羡煞了在场的每一个姑娘的眼,她曾天真的以为,自己也会像大姐一样。风风光光的出嫁,却忘记了人家是嫡长女,就算她给一个乞丐,赵家也会按照嫡长女出阁的礼仪制度送她出阁。

她们只是庶女。就算是嫁到门当户对的高门里,除非是宋大奶奶见她们记在自己的名下,否则,家里也是只能按照庶女出阁的礼仪制度来送她们出阁的。

周家在聘礼上下足了功夫,却被摆了一道。捞不到多少好处,对迎亲一事也就不怎么上心了,连花轿也是租来的,四人的小轿子,倒是走得轻快。

周少柏骑在高头大马上,一上路便迫不及待地看赵家的嫁妆礼单,看完后死沉着脸,连个新郎官的样子也不肯装上一装了,但花轿已经出了门,总不能送回去。粗略的一算,勉强还是算小有盈余,反正赵家跑不了,摊上这么一个岳父,往后少不了好处,也就不再计较眼前的利益。

方霏一整个上午都在宜宁堂,陪着老祖宗说话。

宋大奶奶忙完手上的事儿,也带着人到了宜宁堂。

虽是到了九月末,天气依旧还热着,那对相差七十来岁的婆媳正盘坐在铺了竹席的罗汉榻两端。中间隔开二人的一张小方桌上放着棋盘,两人似是在对弈。

宋大奶奶不禁有些纳闷儿了,这家里的主子,论年纪来说。就数自己与老祖宗最相近,虽然也隔着四十来岁,但和其他人相比,已经算是很近的了,可老祖宗偏偏就不喜欢自己,说上几句话就不耐烦了。偏生跟方霏就能一聊一上午,这到底是年龄的问题,还是人的问题?

“给老祖宗请安,给太夫人请安。”宋大奶奶上前恭敬地向二人请安,拢着手低着头,立在榻前。

老祖宗睃了她一眼,点点头,偏转身子吩咐候在一旁的吴妈妈:“让人去给老大媳妇拿张凳子过来。”

“谢老祖宗体谅。”宋大奶奶礼貌地言谢,从善如流地坐在金灵端来的高凳子上。

那凳子高度恰好与罗汉榻一致,坐着说话,倒也方便。

“你儿媳妇呢,怎么不见人?”老祖宗又睃了宋大奶奶一眼,却是在问方桌对面的方霏。

方霏目不转睛地盯着棋盘,手上捏着一粒白子,正在寻找合适的落棋处,不紧不慢地道:“前儿就差人回来说过了,连床也下不得,不是小病,恐还得养些时日。”

二夫人的身子健壮如牛,一年到头也喝不上几次药,这猛然说得了大病,宋大奶奶是打死也不相信的,当即便插道:“二弟妹病了有些日子了,总也不见好,也从不说得了什么病,要不我明儿找个大夫,亲自去县衙走上一趟,给二弟妹好好瞧瞧,到底是有病还是没病,也好让老祖宗安心。”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老祖宗盯着棋局,眼看着就要输了,不禁有些愠怒地说道,“你也是年过半百的人,怎么说话还这么不知分寸?你若是得了破伤风,早上喝了药下午就能好的?”

二夫人才抱病几天?宋大奶奶就在背后说人装病,可她大致是忘记了,眼前的老祖宗可是‘病’了好几个月也没好的人!退一步讲,老祖宗说的‘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还真是半点错也没有的,不管是大病小病,你刚喝完药,别人就问你‘你的病好了没有?’这简直就是白痴的问法,别人能不生气么!

话个说法来问,你如果问的是‘你的病好些了没有?’别人还能给你甩脸子,那他就是真的有病了,脑袋有病,还没得治!宋大奶奶说话不够圆滑,也难怪老祖宗要训斥她。

屋中的下人都有些忍俊不禁,却又不敢在宋大奶奶面前失态,一个个憋得难受。

宋大奶奶脸上也有些挂不住,不知道该怎么接话茬,憋了半响后,才岔开话题,道:“老祖宗,今儿过来是想跟您说一声,前两天陆家的闺女过府做客,说是听闻后洛山上的灵台寺许愿很是灵验,她一直想去为陆夫人祈福。但她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陆尚书又公务繁忙,一个人又不敢去,便打听我们几时去,她想跟着咱们家一道儿去。”

后洛山就是赵家镇背倚着的那座大山,整座山都是赵家的,山上的灵台寺也是赵家出资建造的,供奉中赵家列祖列宗的排位,是赵家的家庙,不对外人开放,镇上的人想去烧香祈福,得去对岸方山上的寺庙才行。

以往,老祖宗身子骨还硬朗的时候,每到初一十五,都会去上一次香,祈求佛祖以及赵家祖宗保佑门中子孙能学业有成,早日考取功名,重返朝廷,光宗耀祖。

老祖宗皱起了眉头,却是在为无处落子而焦虑,半响后,才道:“说起来,也好久没去了,可我这身子骨你也知道,经不起舟车劳顿的折腾了。她要是想去,你就安排个时间,带上家中的姑娘小子们,一起去吧,我就不凑热闹了。”

说完,又望了眼对面的方霏,“阿霏啊,你要是有空,也可以跟着去热闹热闹。”

没有老祖宗许可,家庙谁也不能进去,老祖宗同意她们去,而老祖宗自己又不去,这正中宋大奶奶下怀,但又听她问方霏去不去,不禁又有些担忧,方霏若去,跟老祖宗去了没什么区别。

在宋大奶奶的担忧中,方霏轻轻地摇了摇头,云淡风轻地道:“我


状态提示:100 出阁--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