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一样的风>第五十五章别样的长征(4)
,江西中部的小县城泰和,天刚蒙蒙亮,上田村萧家的临清书屋里,暂居在此的国立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妻子张侠魂正在帮他收拾行李。这一天,竺可桢要赶往已搬迁到武汉的国民政府教育部。竺安:有一天晚上就突然我母亲跟我二哥发病,发病了,但是当时我们也不知道,第二天早上才发现,就是我二哥躺在床上起不来了,而且床上全都是拉的大便,后来可能听我姐姐讲,说他们得痢疾了。7月25日傍晚,泰和的天色渐渐变暗,田间劳作的农民已收工回家,上田村显得很安静。赣江大堤上,站着竺可桢的三个孩子,他们朝村外张望着,等待父亲归来。8点过后,一路颠簸的竺可桢终于回到泰和上田村,等候已久的孩子们一下子扑到了父亲的怀里。竺可桢抚慰着几个孩子,却没有看到次子竺衡。

1938年11月19日,广西省会桂林北面300公里远的小城宜山,晴空万里。

一大早,城中一个叫群乐社的地方就聚集了一批国民党军官和当地县政府的官员,大幅的挽联使群乐社里气氛凝重。半月前,国民党陆军大学校长蒋百里,因心脏病突发在宜山病逝。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派军训部次长黄琪翔到宜山主持追悼会。这一天是出殡的日子,国立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也出现在追悼会上。

半个多月前,从江西泰和流亡到广西宜山的国立浙江大学师生,正式开学。校长竺可桢则提前一个月抵达宜山。

国立浙江大学未迁来宜山之前,国民政府教育部电令浙大迁往贵州安顺,但竺可桢经过实地考察后认为,从广西宜山至贵州安顺一段,只能靠汽车运输,学校一千多人,几千箱图书仪器,要到达安顺,起码费时半年,战时车辆不仅难找,而且运费昂贵,经迁校委员会再三讨论后,决定先迁往广西宜山,然后看战事的变化再行决定。

据回忆,因为要考虑到运费的问题,很多这个仪器、设备、图书,还有这个学生,或者家长的行李,那么都尽量走水路,走水路呢就要到广东去,就要从湖南到广东,从广东再到广西,就等于是绕一个圈子,从这个路线来讲呢,距离太远了,但是呢运费便宜。

当时从泰和迁到宜山这段路上有很多人走路的,有很多人走路的。当然有火车的地方还是坐火车。所以呢,有走路的,我记得有一个在路上有一个女生被那个土匪给劫走了,劫走了去啊,说是给他们的土匪头当押寨夫人,结果好了,这个土匪头子,头目,他本人是个大学生,他就把她放回去,把女生放回来了。


状态提示:第五十五章别样的长征(4)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