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三国之卧龙助理>第二百六十七章 鏖兵
街亭方面汉军的阻击。

不知不觉中,双方已僵持一月不下,时近秋末,天气渐寒,百草皆枯,曹军的骑兵又遇到了草料不支的困境。而关中之地虽然富饶,但经过多年的军阀混战之后变得颇为穷困,尽管在钟繇的治理下,经济颇见起色,但以关中之民,自然难以长久的供养这么一支近二十万人的大军。因此,曹操不得不下令从许洛等地调粮入关,但又因路途遥远,亦是困难重重。

其实汉军方面的处境也未必比曹军好多少。

尽管陇西之战的得胜,令汉军士气大振,然而,陇西各郡初平,汉军短期内同样无法就近而食,粮草的供应同样需要从蜀中运来,而从成都到汉中,再从汉中至陇西,这其间所走的皆是秦岭谷道,运粮的难度其实远高于曹军。

同时,汉军的主要组成,乃是荆州籍和益州籍的士兵,这些将士们多生活于南方湿热的环境,如今远赴西北,夏末秋初之时,天气凉爽尚还适应,而待到秋末冬初之时,天气愈寒愈躁,这些南方籍的士兵在身体上便要趁受着巨大的考验,非战斗的减员日益增多,士气的锐减也是在所难免。

刘备原以为曹操攻不下街亭,便只得东归长安,但他没想到曹操的火气这么大,看来是铁了心的打算在陇山一线路他耗到底,而在这个双方僵不下的关键时刻,蜀中传来消息,南中数郡发生了叛乱。

成都,诸葛亮府。

书房之中,诸葛亮手拿着汉中王的手书,眉宇之间多显苦恼之色。

“军师,是否又是大王催粮的手谕?”案前正帮着整理公务的那人问道。

此人姓董名和字幼宰,乃南郡枝江人,天下大乱之时举家西迁至益州,曾在刘璋手下为官,曾为成都县令,后因得罪成都权贵,故被刘璋外放至南中任太守,后汉中王得益州时,诸葛亮便推荐刘备征此人为掌军中郎将,协助诸葛亮参署大司马府事。

诸葛亮叹了一声,“是啊,大王在陇山与曹操僵持不下,这一次不但是催咱们运粮往前线,还要再次征兵往陇西。”

董和不假思索道:“关陇之战决系成败,我等自当全力以赴支援前线。只是如今南中等地发动叛乱,如今又要加征益州本士男丁从军,只怕会造成*人心不稳,和以为,这个时候,应当极力的征得益州士人的支持才是。”

诸葛亮笑道:“幼宰此言正是我所想,我已早有安排,就等那个人到了。”

话音未名,侍从言蜀郡从事杨洪已到。

诸葛亮便叫请入内,此时,董和恍然会意,不禁面露意味深长之笑。

这杨洪乃益州犍为郡大族名士,先前李严为犍为太守之时,本郡第一把守的功曹即按惯例由大族出身的杨洪担任。李严上任之初,嫌本郡的治所不好,非要重造一个,这样的话,当地士民少不得要出财出役,这杨洪不想为祸乡里,于是在苦劝李严不从的情况下,递了辞呈。而李严非但不动怒,反而推荐杨洪担任了法正所掌蜀郡的从事。这一下子从蛮荒之地犍为的功曹变为中央的从事,可谓飞升。

所以说,这杨洪虽是益州本地人氏,但却又是法正与李严一派的旧属故吏,身系关陇士人与益州本土士人的双重身份。

而今汉中王要诸葛亮增兵,这增的兵自然就是益州兵,这自然要征求益州士人的意见,而恰在这个时候,犍为郡又发生了叛乱,李严要平定叛乱,在目前的情况下,只能依靠由犍为本地人组成的郡兵,这就势必要获得犍为本地大族的支持。

因此,在这个特殊的时候,诸葛亮必然要征求身兼益州与关陇士人两重身份,又出自犍为的杨洪的意见。


状态提示:第二百六十七章 鏖兵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