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青春校园>妃常温柔:女帝天下>第243章 :没有回头
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始于宋代,中国茶文化糅合了中国佛、儒、道诸派思想,独成一体,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唐代茶仙陆羽在《茶经》之煮中是这样说的:凡灸茶,慎勿于风烬间灸?票焰如钻,使炎凉不均。持以逼火,屡其翻正,候炮出培塿状,虾蟆背,然后去火五寸,卷而舒则本其始,又灸之。若火干者,以气熟止;日干者,以柔止。其始若茶之至嫩者,茶罢热捣叶烂而牙笋存焉。假以力者,持千钧杵亦不之烂,如漆科珠,壮士接之不能驻其指,及就则似无禳骨也。灸之,则其节若倪,倪如婴儿之臂耳。既而承热用纸囊贮之,精华之气无所散越。候寒末之其火用炭,次用劲薪。其炭曾经燔灸,为膻腻所及,及膏木败器不用之。古人有劳薪之味,信哉!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其瀑涌湍漱勿食之,久食令人有颈疾。又多别流于山谷者,澄浸不泄,自火天至霜郊以前,或潜龙畜毒于其间,饮者可决之以流其恶,使新泉涓涓然酌之。其江水,取去人远者。井取汲多者。其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缘边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已上水老不可食也。初沸则水合量,调之以盐味,谓弃其啜余,无乃而钟其一味乎?第二沸出水一瓢,以竹筴环激汤心,则量末当中心,而下有顷势若奔涛,溅沫以所出水止之,而育其华也。凡酌置诸碗,令沫饽均。沫饽,汤之华也。华之薄者曰沫,厚者曰饽,细轻者曰花,如枣花漂漂然于环池之上。又如回潭曲渚,青萍之始生;又如晴天爽朗,有浮云鳞然。其沫者,若绿钱浮于水渭,又如菊英堕于鐏俎之中。饽者以滓煮之。及沸则重华累沫,皤皤然若积雪耳。《荈赋》所谓“焕如积雪,烨若春艹敷”,有之。第一煮水沸,而弃其沫之上,有水膜如黑云母,饮之则其味不正。其第一者为隽永,或留熟以贮之,以备育华救沸之用。诸第一与第二第三碗,次之第四第五碗,外非渴甚莫之饮。凡煮水一升,酌分五碗,乘热连饮之,以重浊凝其下,精英浮其上。如冷则精英随气而竭,饮啜不消亦然矣。茶性俭,不宜广,则其味黯澹,且如一满碗,啜半而味寡,况其广乎!其色缃也,其馨也。其味甘樌也;不甘而苦,荈也;啜苦咽甘,茶也。

在其水之中,陆羽所说的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也是针对于一般情况,真论其好坏来说自然是无根之水最为好用,但是无根之水也是最难收集的。能够喝上一盅春雨夏露秋霜冬雪所冲泡的清茶,都已经是于愿已足的了。

至于为什么李菲儿会知道陆羽,会知道《茶经》,难道大家没有觉得“其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缘边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已上水老不可食也”这句有些熟悉的吗?

或者原话并不是这样的,但是其意也差不多。正是《赤壁》中林志玲所饰演的小乔跟曹操煮茶的时候的那番话。

仔细看看其实根本就是陆羽的话。一个是三国时代的小乔,一个是唐代的陆羽……

呵~呵~呵~当年的《赤壁》让很多人突然间对茶文化产生了浓浓的兴趣,李菲儿自然也是其中一位。对小乔那一沸二沸三沸的话最是感兴趣,最后度娘了一下才知道这句话原来根本就不是导演自己想的,而是抄袭了跟三国差的十万八千里的唐代的茶仙——陆羽的话。

一下子李菲儿从高热情降到了冰点。李菲儿这个人是一个很古板的人,最讨厌的就是拿来主义的了。可以借鉴前人后人的知识经验,但是怎么可以这么厚颜无耻的拿来当自己的呢?所以说李菲儿即便是穿越来到了这个异世界,李菲儿也从来没有整段整段的名家名作拿来当自己的。最多最多李菲儿也不过是借鉴了一下那句“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而已。

好吧,虽然说李菲儿喜欢平淡的生活也是一个原因,但是本性就是本性,讨厌拿来主义,就算以后不装傻李菲儿也不回去抄袭别人的诗词歌赋。想当初那句“花开恋蝶浮香溢,蝶恋花来舞翩纤。开尽荼靡倾蝶舞,一舞绝世葬花魂”还不是李菲儿自己做的?虽然说平仄不是很对,但是只要是自己亲自做的,什么都比拿来主义的好。

嗯,话题扯远了。李菲儿看着在院子里面采集着秋霜的欧阳嫣然,微笑着跑了过去抱着欧阳嫣然的腿,糍糯糯的声音喊道:“阿娘。”

欧阳嫣然的手微微抖了抖,而后微笑着转身蹲了下来,看着李菲儿道:“思思,你醒了啊?脚不疼了?”

李菲儿含笑着点了点头道:“嗯,阿娘,已经不疼了。阿娘,你在做什么呢?”

“阿娘在采集秋霜啊!”

“秋霜?”

“嗯,就是这个季节清晨的凝结在叶子上的霜水啊。来。”欧阳嫣然抱起李菲儿道:“思思看到那染了一层银白色的霜的叶子没有,来,思思来摸一下。”

“咦,好凉啊。”李菲儿一脸兴奋的看着欧阳嫣然道:“阿娘,好神奇。”

“是啊,好神奇的啊。等阿娘收集了一壶之后,让阿爹煮茶给我们喝,思思说好不好?”欧阳嫣然放下李菲儿道。

一壶吗?李菲儿的眼神不禁有些暗淡的了。三个老头子齐心协力了那么久也不过就是一壶,欧阳嫣然一个人又怎么能够收集到一壶的呢?而且还有几天的时间自己就要和李引凤一起回宫去


状态提示:第243章 :没有回头--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