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都市现代>影帝的诞生>第147章 孤的死神
们就再也不用害怕自己上不了天堂了。”

“耶稣啊没错,威尔真是帅的让人合不拢腿。”

通过观察,乔纳森·贝茨发现有人从这部电影里感悟了生命和爱情,有人在思考死亡与宗教,也有人和他一样发现了永恒的孤独感,但可以确定的是,没几个人讨厌这部电影——太棒了,终于有一次,乔纳森为自己能和绝大多数人有着相同的观点而感到自豪。

掌声终于结束了,没有人再起身离场,所有观众都在等着媒体采访环节结束后,能在一片拥挤中查处重围拥有一个能和喜爱演员近距离接触的机会,乔纳森·贝茨原本是极少参与这样大众型迷弟活动的,他通常更喜欢用与众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威廉的喜爱,但是现在,虽然他的上半身安安稳稳的坐在座位当中,但是脚尖却在蠢蠢欲动,似乎一等最前面那几排讨人厌的记者们散开,就能立刻冲上去抢占一个有利位置似的。

……

电影放映结束后,是对主创人员的采访时间。

极其有趣的是,电影放映前后媒体与演员的表情完全颠倒了过来:放映之前,记者多是一副不怀好意等着看热闹的神情,影片主创们则表情紧绷提心吊胆,而放映之后,轻松愉快的笑容出现在了演员们脸上,而记者们则不是失望就是尴尬,反正大多数记者的表情都很奇怪。

要说原因么,当然是因为他们中的很多人在今天之前都对电影发表过一些不太美好的看法,有唱衰有批评也有更严重的抨击,特别是在威尼斯电影节闭幕后,很多美国媒体都在嘲笑环球和马丁·布莱斯特,说他们:“试图重现《闻香识女人》的辉煌,但毫无疑问只是进行了一次拙劣的模仿。”

尤其是在威尼斯电影节举办期间,曾在意大利待过,并看过《遇见乔·布莱克》的威尼斯电影节首映的媒体,更是从电影节结束后到今天之前,一直都在发表着和电影有关的糟糕看法,不是毫不客气的批评电影情节拖沓节奏缓慢,就是在挖苦“整部影片最好看的就是威廉·布兰德利的那张脸”。

《遇见乔·布莱克》在威尼斯电影节上颗粒无收是事实,电影在欧洲放映的三小时版本除了收获法国《首映》等少数媒体的赞扬外,多数影评并不好听也是事实,加上部分美国媒体或居心叵测或恨铁不成钢的煽风点火,电影在今天之前确实一直处于被普遍不看好的状态。

但是万万没想到的是,影片从威尼斯电影节上放映的三小时导演剪辑版本,换成如今北美公映的两小时版本后,居然有了一个质的飞跃——通常来说,不是应该导演剪辑版才是最好的电影版本吗?

不过,也是有例外的。

《纽约客》的记者立刻想到了上个月上映的,新线电影公司制作,爱德华·诺顿主演的《美国x档案》,这也是一部导演大失水准,电影公司更换剪辑师挽救整部影片的例子——据说新线一开始是很信任导演托尼·凯耶的,并准备用导演剪辑版作为北美公映版本,但是托尼·凯耶剪出来的影片却枯燥乏味,每一场试映会都饱受恶评,于是新线不得不找来剪辑师杰瑞·格林伯特和主演爱德华·诺顿,重新兼了个117分钟的版本出来,最后公映版本的影片大获成功,诺顿还得到了奥斯卡最佳男主角的提名。

等等,难道《遇见乔·布莱克》不像是《美国x档案》事件的重现吗?马丁·布莱斯特剪出了个很糟糕的版本,环球不满意,于是找剪辑师又剪了个新的出来,听说威廉·布兰德利为新的版本提供了很多建议,最终公映的版本棒极了……几乎是一模一样的剧情。

‘最近的美国导演都怎么了,脑袋里集体钻进了史莱姆吗?’现场有些尴尬的沉默着,不少记者都在心中持续哀嚎:“上帝啊,谁能预料到这个?之前骂的太狠了,现在要怎么收场!”


状态提示:第147章 孤的死神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