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烽火雄兵>第354章 经典一战
p>

“追!”刘亚楠低吼了一声,带着十几个战士朝城南追去。

张新三沿着小巷子一路狂奔,他想找户人家躲一躲又不敢敲门,赣城的老百姓对于这些伪军可没有那么亲热。以前畏惧伪军的枪敢怒不敢言,现在伪军已经土崩瓦解,谁还害怕?

张新三似乎听到了身后的脚步声,他不敢回头看一直跑着。实在是跑不动了,他喘息着靠着墙歇息,感觉到心脏都快要跳出来了。

他突然抬起了头往回看看了一眼,巷子那头几个八路军战士端着枪过来了。张新三又朝前面望了一眼,刘亚楠正喘息着朝他走来。

“张新三,你怎么不跑了?”刘亚楠怒道,“把他给我绑起来……”

在赣城内打扫战场统计战果的时候,海州增援的日军在付出了极大的伤亡之后,终于推进到了青口一线。得知赣城的伪军已经投降之后,鬼子只好拼命救出了青口据点残存的几十个鬼子兵,沿着海青公路撤退。在八路军的追击和堵截下,鬼子援兵经历了炼狱般的行程,最后侥幸逃脱,死伤人数过半之多。

赣城一战,把滨海军区中间的毒瘤彻底拔除了。滨海区三个军分区连成了一片,赣城周围的游击区变成了解放区,根据的纵深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

至此,日军的主要兵力都龟缩到陇海路一线,西面的活动范围局限于临沂周围。在云台山北到胶济线,黄海之滨到沂蒙山一带,已经基本连成大片,成立了十几个抗日政府。

这些大片的后方稳定了老百姓的生活,对于八路军共产党的威望有了极大的提高。只是这些地方的农业生产遭受了极大的破坏,很多老百姓流离失所逃难离开家乡。要想稳步恢复,还需要时间。

山东军区对于赣城战役的胜利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在通报新四军总部和十八集团军乃至军委以后,各单位纷纷发来贺电,表示对于滨海区的祝贺。

在滨海区提交的战报上,最终确认,赣城一战共歼灭伪军四百余人,生俘含旅长李亚波,团长张新三在内以下一千六百余人。缴获步枪卡宾枪八百三十多支,轻机枪五挺,小炮十四门。各种型号手枪四十余支,指挥刀三十把,大刀五百余把。战马三十余匹,汽车两辆。各种子弹三万余发,粮食二十多万斤。其他物资已经被参战部队补充,不再上报……

本次战斗中青口被消灭之日军和海州增援日军伤亡数字另计,另有报告说明。而参战的八路军各部队一共牺牲了战士三名,受伤三十七人。这一伤亡比例可谓微乎其微,也再一次刷新了敌我交战史伤亡对比。

本次战斗中表现突出的刘亚楠,何万强,李大柱,钱员外等同志被滨海军区司令部通报表扬,林飞虎亲自下令设宴招待这些战斗英雄,他们的名字也被根据的群众广泛传颂。

赣城战役之后,黄结巴所部被八路军全部接收改编,黄结巴自认没有能力继续指挥部队,在接受了教育之后,发给生活费回家,和家人团圆。

这次战斗唯一的不足之处就是李凤河这个大汉奸跑了,和他同时跑掉的还有百余名伪军。这些伪军在后来的日子里,流窜于根据地各地,利用熟悉地形和夜间优势,给根据地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困扰。而失去赣城这一重要支撑点的日军,也为李凤河部提供了武器弹药和给养,撺掇李凤河扰乱根据地后方。

一直到一年以后的春天,李凤河部被滨海军区二分区的部队堵在海边的滩涂上,已经沦为土匪的李部被全歼,这是后话。

赣城战役之后,一一五师和山东军区给了滨海军区极高的评价,就连延安的报纸都报道了这一事件,称“这是一场我军对于攻坚战的勇敢尝试,所积累的经验为将来反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滨海军区的声名远播,鬼子视滨海区的主要领导为眼中钉肉中刺,不断地收买特务收集情报,试图派人暗杀林飞虎他们。滨海区司令部也意识到了这一情况,加强了对于主要领导的保护。

陈世凯负责滨海区的全面工作,林飞虎主要负责军事训练,秦凯歌则是致力于群众工作和军队思想改造,解决一些收编部队中部分人残余的老习惯老传统等不良风气,使他们转变为真正的抗日队伍。

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滨海军区接到了上级指示,要求对于战区内的日军采取歼灭和瓦解的双重办法,在政治上以劝导瓦解为主,在军事上以消灭有生力量为主。用这种双管齐下的办法分化日军,消耗日军的战斗力。

这种指导思想和林飞虎一贯主张的消灭为主有了一定程度上的冲突,让他有点郁闷。要知道从他抗日开始,不管是他当连长还是当旅长,他的部队没有生俘过一名鬼子兵。这也是当时大部分战士的想法,得到了战士们的拥护。

八路军缺衣少粮连自己都顾不上,凭什么还要供这些敌人吃喝啊?何况这些鬼子兵对于中国人犯下了滔天大罪,凭什么要饶恕他们?

然而现在中央的指导思想肯定有深远的考虑,实际上在很多根据地早就实行了这一规定,滨海区是属于比较迟的一部分。在大局面前,林飞虎选择了服从。一个真正的抗日勇士不能仅仅因为自己对于鬼子的仇恨,影响了整个抗战大局。

实际上林飞虎也知道,延安早就有了投降的日军改造学校,也有经过改造的鬼子兵良心发现,加入到了反战的浪潮中。到了一九四三年底,在中国的日


状态提示:第354章 经典一战--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