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恐怖悬疑>重生的红小鬼>三七八章 敢想敢干的汉民族

潼关城的古老生活,很有意思。

有陕西的各种小吃,不下十几种啊。羊肉泡馍、肉夹馍、红烧鲤鱼、酱菜、土法烧鸡、鸭片汤等等。就是馍馍比较贵了,肉也很少供应,有价无市。

老板们说:“价高的离谱,十多倍的价格,我们不敢进了。现在什么都贵了。看来是撑不下去了,怎么办呢?我们小本生意,如果没有人来吃饭,我们自己就饿死了。”

强霖觉得时候差不多了。这些人已经耗了一年,再有半年,潼关也就开始饿死人了。再有两年,估计都逃光了。

强霖有时候到城墙上吼几声陕西秦腔。大秦之腔!在秦地,更是符合心境。强霖看着弯曲的黄河,扭来扭去的山峁,觉得秦腔的花腔、高低不平的曲调,与这地形很配合啊!

原生态,一定要在原生态的环境才能还原出来。后世的环境还是变化太大了。

强霖认为要保护原生态,首先得保护原生态的生活态度。

强霖慢慢融合在环境的歌声,让刘子丹很是感叹。能把秦腔唱到这个地步,没有一点悟性是不行的。刘子丹对左娜说:“不是所有陕西人都会唱秦腔,那要悟性的啊。强霖可以与戏班的大掌柜交流啊。”

左娜嗓子不行,但她喜欢听。尤其是秦腔的高腔,真的是空旷和凄凉。

悟性很高的精豆子赵雅苑很快就掌握了秦腔的意思,她的嗓子很不错,天生的女中音,有孟小冬的意思。高不上去,但浑厚,很难想象这个精致的女孩子,会有中音。

她在强霖过于清亮的高音中,配上浑厚的女中音;在强霖的低音中配上自己的高音,天作之合。两个人每天早晨唱的曲子,竟然成了官兵和店家的念想。

强霖有些不耐烦了。这个老城还是不错,但是禁锢在这里就不好了。不过马尚德和刘子丹都不愿意强霖下山,去平原的渭南城。那里太不安全,尤其是不知道谁暗杀强霖的时候。

关于这件案子,调查线索确实是比较茫然。现在怀疑的对象比较多,但是又不能公开讲,公开调查人家。四个俘虏,有一个是红军清涧暴动时候的游击队员,刘子丹认识。因为怕追责,混在刀客土匪中,他也不知道怎么回事。

这股土匪又是李虎臣的部下,抗拒国军改编逃到山里的。

这样,这帮土匪就是雇佣军一样,被人雇佣来打仗。尤其是西北老长官死在了强霖的手中,所以他们自己也愿意打这一仗。但是装备都是新配置的,谁给的?

强霖每天除了收发电报,就是研究潼关的地势,和陕西的河流。目前渭河已经断流了,汗水、南洛水在陕南还有水流。明年春天会怎么样?渭河肯定是断流的,但是汉水、南洛水(雒水)能否利用呢?

强霖需要水利专家了。刚好到西北找石油的李四光,要回到河南,来潼关见强霖和显屿。显屿是大清石油公司董事长,现在正在西北,李四光自然是要见一见的,同行嘛。

李四光见到强霖和显屿,很是激动。他说:“我已经找到石油的苗子,在玉门附近,中国不会没有石油的。”

强霖说:“你在河南治理的不错,现在你仍然是河南的省主席么?”

李四光说:“让别人代理了。我在河南主要是搞水利,省长的任务太复杂了。没有民主体制的统治模式下,我这个专家反而不好做事情。”

强霖说:“中国的事情,太复杂。民主,有些事情就慢;管制,又会造成很多空子,腐败和官僚并生。你应该是觉得没有成就感吧。”

李四光说:“是的。慢慢就成了一个随波逐流的官僚了。我还是希望能够有些作为的。”

强霖点头称是。现在的人们,还都没有自己的生活目的,都是切合形势的集体行为。没有什么业绩,好像就不是好的人生。兴趣也是社会目的,不是个人目的。

显屿说:“我只是在东北打油井。西北的油井运输本钱太高了。玉门基本上就没有什么价值。”

李四光奇怪道:“格格,在中国有石油就不错了。你还挑三拣四的,你怎么知道土壤肥沃的东北,恰好就有石油?”

显屿难得有笑容,说道:“这你就不用管了。有人告诉我一定有,那就一定有。我看你还是搞水利吧。地质学基本上就没有用。地下的东西,你又怎么知道呢?”

李四光说:“好吧。等格格挖出油,我就不再搞石油了。既然蒙着挖,也能挖出油来,还用我干什么?”

强霖也笑着说:“不是蒙着挖的。辽南地区的油苗子很多,人们都用来做火油。大家不知道而已。”

显屿不吱声了。自己到辽南,从来就没有听说这个故事。强霖才到辽南几天,就听到了?

强霖说:“李先生是蒙古族,我有个想法,就是把秦川治理一下,你看看渭河的引水渠应该怎么治理?”

显屿道:“这与李先生蒙古族有什么关系?难道我们满族蒙古族专家还少么?我看我们满蒙很多专家比汉族专家更为靠谱。他应该是元代南下的蒙古人吧?”

李四光说:“应该是蒙古族人。但是南下原因真的不清楚了。大概是明朝时候,元朝已经北归了,我们家倒是南下了。家谱有的时候也靠不住,受了汉人的影响,有些水分。”

强霖说:“民族混杂的事情,永远也弄不清楚了。我是说,关中的水系发达,但这里是黄河的上游,也是长江水系的上游。所以从保护水源的习惯


状态提示:三七八章 敢想敢干的汉民族--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