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青春校园>大江东流去>第三卷 朕这几年第一百零七章 顺坡下驴

看到众臣一个个群情激昂,刘山觉得有必要激励下士气,于是摆摆手说道:“各位爱卿,现在就说到了第四个问题-----北伐,这个可是咱们大汉的国策之一,不需赘言校园全能高手。可如何北伐,又该在什么时候北伐,却要好好的商榷。”

众人听到陛下第一次谈起北伐,一个个伸长了耳朵静待下文。

看着众人一个个恭敬的俯首帖耳,刘山不禁倍感振奋,这些大臣受到眼界的约束,很多事情考虑的还不是很完善,趁着机会,刘山准备帮着他们好好的梳理一二。

“咱们就先说说在怎么样的形势下北伐才能够成功,公琰先生,你也是熟知军事之人,你先说说你的看法。”刘山端起茶盅,轻轻的吹了一下沁香的茶叶缓缓说道。

“陛下”蒋琬一揖道:“要说北伐大业,臣以为陛下刚才论述的要点已经做出了诠释,只要遵循诸葛丞相遗策,做到足兵足食、后方稳定,北伐的基础和前提就已经具备,再联合盟军找准时机,反之贸然北伐也就是徒费精力而已。”

向宠附和道:“不错,首相此乃谋国之言。”

刘山眼睛微眯,不经意的问了一句:“要做到怎么样才算是足兵足食呢。”

众人一愣,这么简单的道理陛下会不知道,问这么个问题,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也是,足兵足食这个问题跟一加一等于几一样,都是听着简单的问题,可是要深究其本质,就会发现还真不好回答。

在后世,国人说话做事大都是“大概”、“差不多”啥的,基本没有一个实在的数据支持,也就是这种“差不多”的理念,造成了国人个个都是理论家,说起来头头是道,做下去一文不值。

就说这足兵足食,怎么样才算是足兵,又到什么程度才算是足食,估计没有人知道。

刘山要改变的就是这种状况,在他的理念里,非常的向往如后世德国那种做事严谨的态度,因此也想把这种理念灌输给当前的国人。

说起来,国人形成“差不多”这种习惯,还真就找不到源头,仔细琢磨琢磨会发现,合着这“差不多精神”竟然贯穿了中华整个历史,以致发展到后世,弄得老外想学学中国菜,都被“盐少许、醋一大匙”的宏论弄得焦头烂额仰天长叹。

这点刘山心中非常的清楚,要想改变这种习惯绝对称得上任重道远,不可能一蹴而就。现在能做的,就是在慢慢的把严谨的理念灌输到大汉的每个角落,等到每一个行业都自发的遵循严谨的理念,那个时候中华真正的腾飞就不远了,而且一定是长盛不衰的。

看到众人还在目不转睛的看着自己,刘山微微一笑说道:“各位爱卿,朕交给各位一项艰巨的任务,咱们大汉国各个部门、每一项事务,朕都不想再听到模棱两可的说辞,像什么若干、些许等词汇,再也不要出现在给朕的奏章之中。”

蒋琬一震,急忙说道:“陛下,这样做将会牵扯到极大的精力,如果各部门各行业都执行这个标准,臣怕每件事情实施起来都会非常的繁琐,得不偿失啊。”

刘山点了点头,仔细的想了想说道:“这件事情实施起来确实很难,但如果因为困难就不做,也绝对不可以。公琰先生,你牵头各部尚书,大家一起商讨下,看看有什么好的方法没有。实在不行,就一件事一件事的做,要不,就先让朕搞清楚,咱们大汉到底有多少户居民,一共有多少人口吧。”

蒋琬仔细的琢磨了一番陛下的言论,多少算是明白了一些,而且陛下这是已经计划妥当了,在这个时候,作为一国首相的自己必须无条件的支持。

于是一揖道:“陛下所言极是,如果每一件国事都能够有依有据,国家制定适当的政策就不会在发生凭空想象的情况,每一项国策也将更加的有针对性。不过万事开头难,臣以为陛下所说先从户籍开始,然后向其他事务推开最为稳妥。”

转过头来望向其他人,蒋琬躬身下去深施一礼道:“我等皆是大汉之臣,能得到陛下信任是我等之大幸。现受陛下所托,首先完成核查户籍和人口的大计,琬请诸位臣工大力支持。”

刘山发声说道:“朕有个想法,各位爱卿听听是否可行。”

众臣立刻息气凝神,静待陛下的后文。

“现在商人的活动频繁,他们从一个城市到另外一个城市,用来辨别身份的就是由官府开具的关文,可是这种方式只能笼统的证明这一行人的身份,却无法为所有的人提供证明,而商人有时又会临时的征召脚夫随从,这就有可能让敌国的探子找到空隙。

朕想到有一个法子可以知道我大汉的户籍和人口的详细情况,这个就是给每个大汉的国民,做一个身份的证明,简称为身份证吧。”刘山想象着后世身份证的样式,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蒋琬沉思了一会儿,睁圆眼睛说道:“陛下,这个想法前所未有,不过要想在整个国家全面的铺开,实施的难度和工作量实在是让人惊骇,想我大汉几十万民众,如果一一制定这个身份证,不知道要牵扯到多少人力物力才可以完成。”

刘山略一思索,也明白了现阶段实施的困难程度。就光是这个证件怎么做,就是一个不小的难题,如果做出的证件被敌国轻易的仿造,到时候可连个哭的地儿都找不着了。

这个身份证可是非同小可,前期不做好充足的准备,得到的效果将会想


状态提示:第三卷 朕这几年第一百零七章 顺坡下驴--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