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青春校园>玩明>第231章 融合(中)

“各位,这是我们顺天府最重要的工厂——炼铁厂,如果原料充足,这座炼铁厂日产生铁上百吨。对了,一吨就是两千斤。”炼铁厂内,上百人围在近十米高的高炉边指指点点,很多人还啧啧称奇。

“那边是炼钢厂,大家可能都听说过百炼成钢,不过我们的炼钢厂不同于传统的炼钢工艺,它直接炼出来的就是好钢,不管是用来制造刀具还是是用来造火炮盔甲,都是非常优异,你们可能已经见过咱们北平军中的火炮了,那些火炮都是钢铸的,非常犀利。”导游又指着另一个大门紧闭的厂房,道:“由于炼钢工艺精深,属于我顺天府最高级机密,暂时还不能向各位开放。”

“哦。”来访的众老者只是应了一声,不再多言,其实他们连炼铁厂都没看明白,让他们去参观铁钢厂也是盲人摸象而已。不过,这么大规模的工厂还是直接把他们震住了:顺天府真是大手笔啊,一天产的铁比那些小作坊一年产的还多。

“请问这铁厂能产出农具吗?”一个老者问道。

“能,当然能,我们铁厂已经收到上头的指示,将在一个月之内铸造出十万个耕犁、十万把锄头和十万把铁铲,这些农具将按人头发放给保定河间两府的百姓,都是免费的。”

“免费的?”众老者顿时大喜,对他们而言,农具是最贵重之物,由于明廷对铁器管制得很严,很多农户都没有一件像样的铁制农具,现在顺天府开口就先给送几十万把,这是切切实实的实惠。

“保定河间两府刚刚经历战乱,又不幸遇到洪灾,百姓生活艰难,适当的扶持是必须的,不过俗话说得好,天救自救之人,以后还望各位督导百姓,努力恢复生产,尽力建设好家园。”万磊微笑道。

救急不救穷的道理,万磊还是懂的。一个饥民,给他一个馒头,他会感激涕零,如果给他一大袋米,他反而会心生贪念,要求更多。所以,在对待保定河间两府的百姓上,万磊只会提供一些必要的援助,还要让他们生产自救,因为自强不息的民族才是有前途的民族,混吃等死的民族是无可救药的。

“我们晓得,定不负各位受托,一定把家乡建设好。”众老者连连点头。

“参观完铁厂,现在咱们去学校看看。”导游见大家看得也差不多了,就把众人请出了炼铁厂。

除了炼铁厂之处,来人已经把城内有名的工厂和作坊都走了一遍,其中纺纱厂停留的时间最久,由于顺天府试种棉花成功,纺纱厂除了纺羊毛纱之外,又多加了一条棉纱生产线。

在原料充足的情况下,纱厂日产约两千支纱,这另来人向往不已,两千支纱啊,够织出上千匹布了,而北平城内有织车不下千台,足够把这些纱消化完。按照市价,一匹布最少值二两银子,所以单单就纱织业,一天就创造了近两千两的产值。除去成本,还是有很可观的利润的,这就难怪北平城的百姓个个吃好穿好了。

另外,纺织业还能衍生出很多下游产业的,比如说袜业、巾帽业、刺绣业等等,这种精制的袜子手套巾帽手帕等产品,附加值就更高了,而且海上交通畅通,可以运到海外去高价贩售。

所谓衣食住行,衣为先,当人能吃饱饭,自然要买好衣穿,所以纺织业的前景是无限的,来访的父老们都看准了这一点,迫切希望引进棉花种植技术、纺纱技术和织布技术。

至于其他造纸制墨酿酒等技艺,他们反倒是不怎么上心,毕竟纸墨酒等物不是生活必须品,市场比较小,利润也较低。至于炼铁制水泥等重工业,他们虽然想分一杯羹,不过也自知财力不及,不敢奢望办出这种大厂。

找准了发展目标,来访的父老都想多去纺厂和织户去看看,至于去所谓的学校参观,他们更是不怎么上心,毕竟保定河间两府已经脱离了明朝的管理,以后士子们是不能参加科举的,还读书作甚?

然而,当他们来到中小学校集中区时,听到书声朗朗,各个学堂内少则二三十人,多则上百人,这些学生或是读书朗诵,或是安静听讲,或是举手提问抢答,学风浓郁,即便是人文秀气的江南,恐怕也有所不及。

另外,学堂上除了教诗词歌赋之外,居然还教阴阳算术之类的杂学,很多奇妙的数理化知识让来人大开眼界,甚至闻所未闻,而那些学生却学得头头是道,讲台上老师讲解过几遍,他们就开始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把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各位,我们顺天府有小学十七所,中学五所,中小学教育都是全程免费的,所有适龄学童都必须入学,学满毕业才能颁发证书,才能立足于社会。”导游侃侃而谈。

“免费的?”来人都有些傻眼,他们不是没见过免费的教育,他们一些人还办过义学,不过那只是一些小私孰,只有一两个老夫子,教十几个学生而已。至于这么大规模的学校,而且还是全程免费,他们是不敢想象的,这要花多少银子啊。

“是的,全程免费,而教学经费的来源主要是万先生鼎力资助,还有很多知名士绅慷慨解囊,所以教育经费充足。而保定河间两府,也将如顺天府一般,在各府州县集中开设免费的学堂,供学龄子弟入学。至于以后学堂开设,还赖各位鼎力支持啊。”

“应当的,应当的,办学堂兴教育是利民之举。”来人连连附和,不过心底却是暗暗担心,怕被要求捐资办学,


状态提示:第231章 融合(中)--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