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几日,各处的探访者不断,不过都被李治给拦住了。王润此时的状态确实不宜见客,便都拒了。

当日同安大长公主是和崔氏柳氏得到晋王妃遇刺的消息后第一拨杀过来的。

彪悍的圣人亲姑母在晋王府一样通行无阻,加上崔氏柳氏是王润的祖母生母,哪个敢拦?三个女人一路眼泪横飞直冲正房。还是李治拦住了人,将同安大长公主拦在一旁,阐述了自家的悲惨境遇与王润如今正在治疗不能打扰的情况。

而见到那一堆带血的纱布时,母女连心的柳氏直接昏了过去。崔氏是早年见惯了王思政枪林弹雨里回来的景象,倒是撑住了。同安大长公主也是一脸苍白,亟欲昏厥。下人们一边要为王妃治疗忙碌,还要照顾三个长辈,忙得人仰马翻。

好容易太医宣布说晋王妃没有生命之碍,大家方松了一口气。

同安大长公主是皇宫里的人精了,什么阴谋阳谋没见过?对于此次的行刺也立即想出了千百种可能。见心头最惦记的侄孙女兼外甥孙媳妇出了这样的事,能不窝火吗?但火气不是现在爆发,同安大长公主在得到王润并无生命之忧的信息后,心头的担忧暂时放下,便风风火火地带着全副大长公主仪仗往皇宫的方向冲去。

敢伤了她家的润娘,无论是谁,看她不把他挫骨扬灰!

事实证明,同安大长公主即便如今修身养性了许久,无所顾忌的性格也收敛了许多了,但是她一旦发威,所到之处也是尸横遍野。

圣人已经得到了消息,小儿子遇刺的事情令他又惊又怒,脑中自然出现几个怀疑的对象。但听说儿子没事便松了一口气,而在得知儿媳妇代替儿子受了伤,心中的担忧也没方才拿么重——毕竟儿媳妇隔了一层。但是这儿媳妇多好啊!赶忙让宫中所有的太医都忘晋王府去。

而后,同安大长公主来了,老人家一把鼻涕一把眼泪让圣人也头疼不已。那声声的哭诉让圣人怀疑贞观之治简直就是个笑话,那上上下下的文臣武官简直都是光吃闲饭的废物。好在长孙皇后赶来,顶着满脸的眼泪口水和怒吼,把同安大长公主请到了立政殿。不然甘露殿便被泪水和口水给淹没了。

本就怒火充盈的圣人经此一闹,更是怒火冲天!

该死的刺客!

长安城经此一事也沸腾了。

……

晋阳新城两位公主听到消息,吓得哭了一场,又吵着闹着要来探望。长孙皇后好说歹说总算劝住了。她们年纪虽小,在这大事上却是懂事的,又特意问了太医,知道此事最好的便是静养,便也不敢再闹了,却是每日几遍打发人来问。

而宫中的圣人与皇后,自然也派出了所有的力量,将此番遇刺的事件给查了个底朝天。所涉及的人与事,却不是外人所能知道的了。

而此后晋王遇刺,晋王妃不顾自身安慰,英勇救夫的形象便如正午的太阳一般,高挂在长安城上空,而这光辉更是以极快的速度传遍大江南北。

人人都在传颂晋王妃的仁善英勇。

咳咳咳!事实的真相总是不被人知的。

而唯一知道真相的人对外界发生的事还一无所知。

好在王润的伤并不重,不过看着凶险些,但其实并不曾伤筋动骨。加之用的药都是天下少见的灵丹妙药,便是再重的伤都能好的,何况这皮外伤?不几日,便好多了。

这日,王润刚喝了药,便见小丫头进来禀告道:“启禀王妃,柳夫人来了,王妃这会子见么?”只知道那日她伤后柳氏哭昏过去,醒来后便在床边守了许久,直至李治回来,方才退至外室。后来来来往往的人多,母女两个独自说话的时间却是少的很。

王润喜道:“阿娘来了?快请进来。”

丫头答应着了,缠枝绕枝忙服侍着王润整理妆容,半靠在软枕上,而后便见柳氏随了丫头进来了。

柳氏低着头进来,只觉房中温度宜人,丫头仆妇来往有度,过了几道帘子,便见一个弱衣少妇歪在炕上,面容带笑,脸色却略见苍白,正是自己的女儿,忙躬身下去,道:“给晋王妃请安。”

王润见了,忙倾身向前虚扶一把,道:“阿娘不可……”不想话还没说完,便不慎牵动了伤口,“斯……”的一声,痛得脸都白了。慌得柳氏哪里还顾得礼数什么的,忙上去扶她,:“我的小祖宗,可不许乱动的,可是伤口疼了?”

众人也是一团忙乱,七嘴八舌得问王润如何。王润苦笑道:“哪里就这么娇弱了,不过方才的动得狠了,一下子伤口疼了下,这会子好多了。”

众人方放了心,柳氏见她外披着秋香色薄襟短袄,隐约可见肩上仍缠着白布条,不觉又是心疼又是伤心,哭道:“你还说,你这孩子,怎么不好好爱惜自己?”

王润苦笑道:“阿娘……”

柳氏哭道:“你从小到大,顶多是被绣花针扎了下手指,你又最怕疼,这么重的伤,你得疼成什么样子,我可怜的儿啊?”

王润见母亲一副悲从中来的样子,不由心中又是感动又是好笑,见母亲哭得伤心,忙使个眼色让随身而来的母亲陪房李三娘,李三娘会意,便一边与柳氏拭泪,一边劝道:“夫人万不可如此,此番前来,本是看望王妃的,此时夫人却这般哭起来,倒让王妃心里不安了,若是伤了身子,可怎么好?岂不得不偿失了?”

柳氏方才明白过来,悔道:“是我老糊涂了。”便拭了泪,王润便叫


状态提示:49更新--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