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警界>九 寒亭!寒亭!
兴奋地说:“是了,是了,应该是有问题。”

看到尹杰一脸兴奋的样子,陆良的情绪也被调动起来,他把手搭在尹杰肩上,问:“说什么?”

尹杰说:“这是木交族的语言,跟我们的语言差不多,虽然少数词汇听不懂,但大体意思能听得明白。”

除了五十六个民族以外,陆良还从未听说过木交族这个民族,他好奇地问:“这是什么民族?”

尹杰说:“这个民族原来是北方游牧民族的一支,后来由于历史的原因,沿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一直南下,后来到我们这里定居。由于人数太少,就分布在周围几十公里范围内,所以当初做民族统计时,把他们归入了我们民族,但他们一直不承认跟我们属于同一民族,为此还曾经闹过事。”

陆良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尹杰说:“我住的地方跟他们挺近的,十几公里的路程,上学的时候我研究自己民族的历史时,偶尔发现的。”

陆良说:“没想到你还是历史学家。”

尹杰说:“不是,我们有家谱,我也很关心自己家庭的历史,一个忘记自己历史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一个忘记自己历史的人同样没有前途。”

陆良想笑但没笑出来,看着一脸严肃的尹杰,跟平时嘻嘻哈哈惯了他判若两人,他觉得这个小伙子还是挺有思想的。

陆良没再扯这些历史问题,问:“那么电话上说些什么?”

“从谈话的内容来看,我们监视的人叫早相,周围应该还有几个他们族的人,讲的都是早相要乌龟、早相要黑马、白马等等这些话,我觉得乌龟什么的可能是指他们事先定好的车型。”

陆良高兴地一拍桌子,说:“你说的对。”

这么长时间的工作终于有了眉目,陆良的兴奋之情难以自制。

尹杰又说:“这种语言只有那个地方有,我敢确定,电话的另一头应该就是那里了。”

陆良问:“哪里?”

尹杰说:“寒亭镇。”

陆良赶快拿出地图,尹杰的手指在地图上慢慢地划动着,最后在一个位置上停下来,说:“就是这里了。”

陆良看到寒亭镇属于宁海的抚远县,离宁海直线距离不到一百公里。

尹杰用手在地图上划了个圈,说:“这个地方叫做镇,其实就是周围四五个山村,镇政府所在地叫寒亭,这一带的人全部都是木交族。”

陆良拿起电话,直接打给了徐宏,徐宏听到消息也很兴奋,对陆良说:“我赶快让他们确定一下,电话的另一头是不是寒亭。”

陆良赶快把曹德赟叫过来,把这一重大发现告诉了他,曹德赟那平时难有表情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曹德赟说:“寒亭这个地方我知道,是个有名的三不管地带。”

他指着地图说:“支队长你看,这边是我们楚源最北边的一个市宁海,上面分别是关南省和四平省,寒亭就位于三个省中间,这里在60年代还曾经属于过四平,后来才划给我们。”

尹杰说:“这个地方的人祖先是北方的游牧民族,到现在民风也很剽悍,那里的人一般人都不敢惹,我们老家那里只要看到是木交族的,都躲着走,因为这些人会为了很小的事情给你拼命,我们都叫他们蛮子。我记得小时上高中,回家要从他们那里过,他们会在路上架起杆子,每辆从此那里经过的外地车都要收过路费。曾经还发生过一个真实的故事,我讲给你们一听。一个外地人,开着一辆车从镇子里经过是地不小心轧死了一只母鸡,结果赔了八百块钱。你知道是怎么赔的?母鸡的主人叫了一帮人,拦住这辆车,说你轧死了我的鸡,你要赔。外地人觉得,自己轧死了鸡理应赔钱,就说,没问题,我赔。主人说,我这只鸡每天都要下蛋,下的蛋我再孵小鸡,小鸡又生蛋,蛋又孵鸡,你赔我两千。外地人当时就傻眼了,但又不敢不赔,几十个人瞪着眼看着他,不赔,估计他就别想从这里全身而退了。没办法,商量了半天,他赔了八百块。我小时就怕走这条路,但又没办法,要想北上去外省,或者南下来宁海,你必须从那里过,绕不开,周围全是山。有一次我也被拦住,要过路钱,还好,我讲了两句他们的话,混过去了。”

陆良听了皱了皱眉头,说:“看来这里是是非之地啊。”


状态提示:九 寒亭!寒亭!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