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和王仁私下谈话。

顿时王仁就感受到了其他官员看向自己的复杂眼神。好几个和王仁相熟的官员不断的对他使眼色。王仁心里立刻就明白了他们的意思,这是想知道皇帝现在身体状况如何,罢黜太子的事情是不是真的,是不是此时就会禅位,以及……下一个皇太子会是谁?

王仁低头,眼观鼻鼻观心,跟着李玉来到了皇帝面前。此时的皇帝看着已经是老了有十岁,平日里精神烁烁的模样已经消失不见,虽然还穿着干净整洁的黄色衣袍,但是靠在床上不断咳嗽的康熙,看起来也不过是一个到了知天命年岁的可怜老头而已。

王仁低头给人行礼,被康熙摆手阻拦了,身边的李玉立刻搬来一个椅子到王仁身边。康熙无奈叹气道:“坐下吧。”

谢了陛下后,王仁便慢慢的坐下了,一脸担忧的看着皇帝。

“朕还死不了。”康熙沉声说道。

“臣惶恐。”王仁道。

“行了,认识你这么多年了。这里也没有别人,朕也恕你无罪。那堆虚礼给朕丢掉,朕不是看你过来行礼的。”康熙不耐烦道。

王仁抬头看了一眼皇帝,把手放下了,点头道:“陛下,身体可还好?”

“有些感染风寒,那群老太医说朕忧虑过重。”康熙道。

王仁了然的点点头:“发生这样的事,对任何一个父亲来说,都是一个打击。”

康熙惨笑道:“你这话说的对啊。那些老臣们只会对朕说,保重龙体,放宽心。可朕当真会放宽心吗?”说着便剧烈的咳嗽起来。

王仁吓了一跳,慌忙上前将李玉递过来的水送上去。顺便给老爷子拍了拍背。

康熙摆了摆手,王仁又坐了回去。

“朕每次有了烦恼都要找你说,而你每次都劝朕,要对太子宽容些。可如今……朕罢黜太子,你是不是觉得朕过了?”康熙问道。

王仁沉默了片刻,摇头道:“这件事,臣也不好说。”

“无论你说什么,朕都恕你无罪。”

“臣一直劝说陛下,其实并不全然为这天下考虑,更多的是为陛下您考虑。”

康熙听到这里便抬头看向王仁。

“太子从小便是您教导出来的,才思敏捷,为您办理政事从未出差错。只是……陛下,您过于宠爱太子了。”王仁说道,“过度的宠爱变成了溺爱,溺爱会让一个人变得骄傲自大,嚣张跋扈。即使他多么有才。然而性格偏差可以再纠正。您教导了太子三十多年,如今却因为太子被宠坏而厌弃……不论是对您还是对太子,这都是一件让人伤心的事。臣即使在贫民家也未曾见过如此深的舐犊之情,若真就此割舍,陛下难道就不难过吗?”

“朕何止是难过,朕是心寒!”康熙面带怒色说道,“十八病逝,他却一丝忧伤都没有,如此冷血之人,怎么……”

“陛下。”王仁低声道,“有一句话,臣不知当说不当说。”

“朕说过,恕你无罪。无论什么样的话,说出便是。”

“陛下,皇子之间不多来往时,感情本就淡薄。更可况太子和十八阿哥年岁相差太大,之间也没有什么话可说。这感情还是要从小一起长大的情谊才长久真挚。您今日训斥太子没有兄弟情分,只怕……”

“只怕什么?”

王仁站起身跪在了地上,磕头说道:“只怕您的其他几位阿哥,对太子也无什么情分。”

“他们敢!”康熙立刻就懂了王仁的意思,怒道。

“陛下大可一试。罢黜太子,将其关了禁闭,看看其他阿哥会有什么样的反应。”王仁道,“您罢黜太子的口谕已经下达,不如用其试试这皇子和百官的反应。至于这太子之位,等得到结果后再看也不迟。”

康熙沉默了片刻后,挥手让王仁回去了。虽然皇帝没有说是否采纳王仁的建议,但是王仁在康熙的表情上已经看到了结果。王仁不禁暗笑,自己这是挖了好大一个坑,等着那些皇子们跳。

走出来后,众位大臣立刻便围了上来,纷纷看向王仁。王仁面露哀愁,无奈摇头。而后李玉宣布要群臣都散掉后,王仁便看准机会最先溜走了。让众位大臣你看我我看你,摸不着头脑。

摇头?叹气?什么意思?

当晚,王仁是直接回了自己家中,并没有再去十三家里过。最近朝堂震荡,做事还是小心谨慎些好。尤其是臣子和皇子之间的勾结,被盯得严实。但毕竟两家后院也是挨着的,前段时间王仁在院子角落发现有一块砖头松动了,便半开玩笑和十三说过有什么消息不方便传的,去那院子里将砖头移开从那缝隙中传递。王仁的书房和十三的卧室一墙之隔,便用敲墙来做信号,而后从缝隙中亲自传纸条,安全可靠。没想到今天还真的用上了。

王仁:感觉就像是在偷情。

十三听到王仁的敲墙声后很是无语,本以为是王仁兴趣来了玩上一玩,便敲了一下墙壁作为回复。走到院子角落里,就看见王仁将那砖头抽走,露出一张脸笑嘻嘻的看向十三,而后送了纸条过来。十三得到了团成一团的纸条,打开一看,歪歪扭扭几个字:以废太子试兄弟之情。

十三吓了一跳,刚想要说话,便就见王仁抬手将砖头堵了回去。

无奈十三只能回去将纸条放在火盆里燃烧殆尽。坐在屋子里想了片刻,站起身穿好外袍,便往四爷府邸上去。

第二天上朝。康熙便让太监李玉当场宣读了罢黜


状态提示:第72章--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