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青春校园>重生之文娱高手>第七十四章 矛盾

前文说过,以朱子清今时今日在文坛的地位,他的每一步都能引起整个行业的关注。复制网址访问更何况是跨行写武侠。

所以当金陵日报名为‘武侠:第一才子朱子清挑战新类型’的报道出现后在文化界引起了巨大的震动。

各大媒体纷纷转载了这一消息,然后各路书评人、知名作家也相继现身。

“朱子清进军武侠市场。”羊城晚报。

“低调进入武侠市场,暴露朱子清信心不足。”南方周末。

“四联收购江湖,朱子清低调投稿。”

“朱氏商业宣传法,用作品带动市场。”

“朱子清能否重振武侠市场……”

身为一个作家,动不动就登上头条,朱子清也算开了一个先河。

当然,他能如此频繁的登上头条并不单单是因为文学上的成就。应该说在这个年代百亿富豪的吸粉能力要远远超过作家。

媒体的报道大多集中在这件事带来的影响力,武侠市场的现状以及猜测朱子清能否再现奇迹,重振武侠市场。

但书评人和作家更加关心这部书的内容。

“精彩绝伦,明写武侠实写人性。”——作家漠北。

“朱子清是一个有想法的作者,这从他以往的作品就能看出来。但他写武侠还能写的这么好,很是出乎我的意料。”——书评人嘉明。

“把哲学融入武侠,史无前例的创举。更难的的是他还成功了。”——作家李强。

作为最后一位,也是硕果仅存的武侠大师,党磊对这部书的评价尤其的高:“朱子清创造了一个新的武侠类型,这种类型叫做寓言式武侠。”

大师亲自出面给予如此高的赞誉,让更多的武侠爱好者拿起了这本书。

其实更加激动的是党磊本人。武侠的没落虽然和他没有关系,但他封笔后才没落,总让他有一种是自己原因的错觉。看着武侠市场一天天萎缩,他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他也想过要复出,可他的想法已经全部写出来了,就算提笔也写不出什么新意。强行为之非但不能挽回颓势,自己还可能晚节不保。最终打消了这个念头。

再说,武侠的没落在于不能推陈出新,后继者无法扛起大旗。培养出优秀的作者比自己复出更有用。

于是,他就把引起放在了培养新人上。当年龙曲、未时寒、小段等人刚出道的时候,他都力所能及的提供帮助。

这些作者表现也都很不错,尤其是龙曲,一部《天山》震惊武侠界,累计销量上千万册。几乎就被封为新一届武侠大师了。

可惜,只是几乎。他的第二部作品并没有延续《天山》的经典,最终登顶失败。让党磊失望不以。

在贾其功那里党磊见过朱子清一次。那时他还在感慨为什么武侠界就没有出这样的天才呢。

不过他可不敢当年把这话说出来。武侠虽然已经被正统所接受,但文学界是很复杂的。

严肃文学和的歧视从这个划分开始的那一天就没有停止过……不,应该说还没有严肃文学和通俗文学之分的时候这种歧视就已经真实存在了。看清楚,是单方面歧视,不是争斗。

武侠自然被分在了通俗文学的阵营。所以党磊名声在外粉丝无数,但在文学界的地位真的相当尴尬。

朱子清被文学界誉为第一天才,文坛未来领袖。党磊要是敢说这样的话,绝对会被严肃文学那一帮人喷死。就连陈启明大师都可能要找他的麻烦。贾其功大师碍于交情不好说什么,但也绝对不会高兴。

但是现在发生什么事儿了?朱子清居然写武侠了,还写的如此之好。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激动之下,他在围脖写下了新类型这样的赞语。这不是故意夸赞,而是陈述事实。

这还不算完,发完围脖后他还是兴奋不以,把长生剑看了一遍又一遍。

可是看着看着他的心又悬了起来。朱子清写的是好,可是他的身份注定不能把太多心思放在武侠上。那样对朱子清本人以及整个文坛来说都是一个损失——文坛领袖和武侠大师孰轻孰重还是一目了然的。

这样的话,他的武侠写的再好又有什么用?

越想党磊的心就越没有着落,还夹杂着不甘。好不容易遇到一个武侠天才,难道就这样放过?

最后他拨通了朱子清的电话。他想了解一下朱子清的想法,是玩票性质还是真的对武侠有想法,以及以后的规划。只有亲口问过心里才能踏实。

自从出名,朱子清就换了电话,新号码只有极少数人。但对党磊来说想打听到他的号码还是很容易的。

“朱……小友你好,我是党磊。咱们在贾其功那里见过,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本来他是准备叫朱先生的,又觉得太生份,于是临时改了口。

“党磊?”朱子清略一思索就想到了是谁:“原来是党大师,幸会幸会。”

党磊,朱子清怎么可能会不记得。武侠大师,地位相当于前世的金庸大师。

因为刘小平的事情两人在贾其功家见过一面。当时他还想着和对方结交一番,看能否拿到他小说的改编权什么的。后来事情太多就把这茬给忘了。没想到今天他居然主动打电话过来了。

话说,他打电话搞什么?朱子清心中猜测起来。刚承认长生剑是自己写的,党磊就打电话过来,肯定和武侠有关。至于再多的,就猜不到了。只能看他怎么说。

“小友还记得我


状态提示:第七十四章 矛盾--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