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辛亥之钢铁基地>第三百零二章 大海战(五)

【播报】关注「起点读书」,获得515红包第一手消息,过年之后没抢过红包的同学们,这回可以一展身手了。

千疮百孔的鱼雷艇顶着炮火坚持前进,只要靠近鱼雷发射距离,哪怕只有几艘靠近,就可以对两艘超级战舰造成巨大的伤害,这就是鱼雷艇的价值所在。

距离越近,火力越密集,精准度越高,在三千米到两千五百米距离上,八艘鱼雷艇或者沉没、或者彻底失去机动能力,勉强发射鱼雷后没有一发命中。剩余三艘突进至两千米距离,用残余的三座鱼雷发射器发射鱼雷,但鱼雷艇没能返航,全部被火炮击沉。

泰山号和华山号立刻进行之字型机动并提速,躲避两千米外射来的鱼雷,相比之下,鱼雷的速度比五岳级战舰快不了多少,六枚鱼雷全部落空。

第十三轮齐射后为避免第三分队和第四分队靠近身后,吕海命令战舰转舵东北,试图从远征舰队主力大队和第三分队之间的缝隙中穿过。主力大队立刻提速封堵,双方距离不断拉近,七艘战列舰以超过十八节的航速前进,创造了此时战列舰编队行进的速度记录。

在突破包围圈的八千米距离上,泰山号和华山号再次打出五轮齐射,主力大队七艘战列舰被命中四艘,凶猛的火力终于让纳塔尔退缩,命令舰队转向躲避华军猛烈的炮火。

战后各*事专家研究后认为,如果纳塔尔没有命令舰队转向,而是继续封堵,很可能与第三分队和第四分队将华军拦截,并将其击沉。因为在几千米的距离上远征舰队的战列舰主炮完全可以对超级战舰造成巨大的伤害,即使不能将其击沉。也能破坏其主炮和动力系统,从而取得海战的胜利。

当然,专家们完全忽略了要取得那样的战果。远征舰队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站在纳塔尔的角度上。他首先要考虑的是英国的利益。

于是,海战中最匪夷所思的一幕出现了,当法西意三国战列舰组成的第四战列舰分队根据纳塔尔的命令封堵华军的时候,主力大队和第三分队突然掉头离开战场,致使第四分队完全处于华军火力打击之下。

英国人卖队友的优秀传统再次发挥的淋漓尽致,而从军事角度看,无畏舰在面对前无畏舰的时候,火力优势更是数量难以弥补的。英国人的新锐战列舰无畏号发挥最出色。命中华军战列舰三发穿甲弹,虽然没有对华军战舰造成致命的伤害,但还是证明了这种战列舰的优势。纳塔尔带领九艘伤痕累累的战列舰脱离战场,将背后交给了四艘战列舰组成的第四分队,第四分队只抵抗了十五分钟,就有两艘战列舰被命中五发穿甲弹,一艘当场沉没,一艘重创。面对泰山号和华山号伟岸的身影和黑漆漆的炮口,另外两艘战列舰明智的选择了投降。

南海大海战中最激烈的战列舰对决就此结束,泰山号和华山号没有继续追击逃走的九艘战列舰。两艘战舰同样损失不小,泰山号一座主炮炮塔被命中一枚305毫米炮弹,炮塔失灵。十五名炮手死伤,另外一座副炮塔被摧毁,第一甲板侧舷被命中三枚305毫米炮弹,差点危及动力系统的运转。

泰山号被远征舰队的战列舰集火,因此华山号的损伤较小,只有两座速射炮炮塔被毁,死伤十二名官兵。战斗进行时损管人员的效率很低,结束后要尽快控制火势,防止火焰蔓延。另外两艘被俘的战列舰需要人员接管。被俘的远征舰队官兵需要集中看管,不过这两艘战列舰上的官兵非常配合。没有一丝想要反抗的举动。在这方面华国官兵要感谢西方的投降文化。

海水上还有不少落水的远征舰队官兵,初步估计不少于两千人。本着人道主义精神,吕海下令放下了几艘小艇,然后带着两艘被俘的战列舰扬长而去。另一场战斗还等着战列舰分队的支援,没有那么多时间救援落水水兵,放下小艇让他们自己求生好了,反正西方人在几百年的大航海中积累了丰富的海洋生存经验。

ps:作者君查询了大量的资料,可惜对于海战的描写还是不尽人意,不合常理的地方还请小伙伴们原谅。

十三海里外的另一处战场更加惨烈,华军在这里的损失要大得多,双方都接到了上级要求拖延时间的命令,因此尽力厮杀下都损失不小。到远征舰队巡洋舰分队和鱼雷艇分队接到撤离命令时,已经有一半左右的战舰沉没或淹没在大火之中。另一边的华军巡洋舰分队和驱逐舰分队,有五艘战舰沉没,三艘遭受重创,是华国海军创建以来损失最惨重的一次。

损失太大的原因很明确,那就是缺少一种重巡洋舰类型的快速重火力战舰,南海级巡洋舰和广州级驱逐舰的装甲贫弱,面对远征舰队大量的围攻时力不从心。

海战伊始,华军巡洋舰分队和驱逐舰分队就利用航速的优势左冲右突,在远征舰队各个分队之间迅速穿梭,导致对方编队混乱,巡洋舰分队利用速射炮的火力攻击对方老旧的巡洋舰,绿宝石号、红宝石号、澳大利亚号三艘巡洋舰在开战后的十分钟内相继失去战斗力,虽然没有沉没,但甲板以上被彻底洗刷,全舰笼罩在大火之中,舰员减员严重。

华军驱逐舰分队也快速靠近敌方巡洋舰,用速射炮进行反击,然后发射性能相比较为先进的鱼雷,这对远征舰队来说是最沉重的打击,重型鱼雷只要被命中一枚,几千吨的舰体就会像被推倒的积木一样四分五裂。驱逐舰分


状态提示:第三百零二章 大海战(五)--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