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大宋风华>363.第363章 三六二、大师级选手的神补刀
一次劝谏,说周铨以方伎小术媚惑天子,并无仁义大道可言,乃是浮佞之臣,不可重用。

赵佶心中微微一凛:莫非太子现在改弦易张,与周铨勾搭上了?

以太子的名份号召力,加上周铨的财力,赵楷根本不会是对手。

他看了太子赵桓一眼,发觉长子也是满面错愕之色,显然对耿南仲这一手没有准备。赵佶顿时大悟,双方并没有勾结在一起,但面对赵楷这个共同的敌人,倒是可能走到一处。

耿南仲此举,就是替太子市恩,只要周铨感激了,双方此前的一点点过节,自然可以揭过。

相对而言,耿南仲比起嘉王身边那些人靠谱得多……

赵佶略一犹豫,却见蔡京这老头儿慢悠悠从袖中拿出一封奏章:“老臣这里,有东海制置使周铨的一份奏章,他托臣转奏,只是老臣有些犹豫,因为其中文辞,颇有邀功请爵之意。”

那份奏章与周铨关系不大,其实是董长青炮制出来的。

周铨用人不疑,既然安排董长青处理京中事务,便将相应的权力交给了他,其中就包括在危急之时代替周铨写奏章。

“哦,周铨有什么话说?”赵佶心里生出一丝厌意,今日这一切,若不是周铨的布局,那就出了鬼了。

“他说辽国、金国和高丽,皆出兵于日本,如今已在日本攻城掠地,因为事情紧急,他在外来不及上奏,因此先已出兵,夺占一地,名为下关,其位置险要,辽金与高丽之船,尽从此过,也就是说,辽、金与高丽在日本之咽喉,已经为其扼住。加上日本,他一举扼住四国要害,功劳甚大,向官家请求封爵东海县侯。”

赵佶听得此语,险些气乐了,但旋即他眉目一凝:辽金与高丽都出兵日本了!

此前为大宋要不要出兵日本之事,朝堂之上就有过争执,大伙的结论是,日本擅自破坏两国间的贸易秩序,骄横不知尊卑,当伐之。

实际上是为了扩大对日本的商品输出,掠夺日本的金银和铜矿。

这是半资本化了的大宋上下集体意志,就是赵佶本人也无法阻挡。而且他也希望靠劫掠日本,为伐辽做好准备。

只是大宋如此国力,尚且未曾准备好,那边被金国打得半残的辽国、野蛮人才建立没几年的金国、根本没有存在感的高丽三国,就已经抢先动手了。

“此事可真,辽与高丽倒还罢了,据闻金国人方建国不久,此前尚是茹毛饮血,如何就能远征日本了?”赵佶问道。

“金国乃女真人所建,近百年前,女真诸部,便已曾远征过日本,劫掠数千人为奴而还。自高丽去日本,不过一衣带水,船昼发夕至,高丽国弱,不能阻金国,故此使其得逞。”蔡京说到这,眉宇微微一抬:“此事皇城司未曾报禀陛下么?”

赵佶顿时觉得脸上火辣辣的,而满朝文武则是吸了口气:不愧是蔡太师,这一记神补刀,莫说皇城司,就是赵楷,也要为此吃挂落了。

真正和国家大政有关的消息没有打听到,却尽盯着大臣们内院使劲,皇城司的存在意义,实在是有限!

“依卿之意,周铨此言是否为真?”赵佶面无表情地道。

“老臣之见,官家当遣使者,前去调停诸国,令其不得妄动刀兵,以免民生被害——若周铨所言是真,区区一东海县侯之爵,难酬其功,便是郡侯、郡伯,亦不为过!”

众人都知道,若周铨说的是真的,他占据下关之举,让大宋在接下来的调停谈判中处于极为优势的位置,大宋甚至可能不需要调动大军,就能从日本得到自己想要的利益,如此大功,封王都可,何况县侯?

关键是,这边皇城司要说人家谋逆,那边人家在为国拼命立功!

此时蔡京说出此事,当真是大师级高手的神补刀,可以说,皇城司至少十年都别想再抬头了!


状态提示:363.第363章 三六二、大师级选手的神补刀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