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青春校园>我的青春不留白>第九章 扩张

80后商人偶像古尔.巴乔斯说过:每个创业者,都应该有件衬衣,背后画上一把刀子。

相对于,恋爱中我是白痴,但生意中我却是还是比较理智的。

因为我是个商人。

2011年,我已经对广州这个城市有了基本了解,我也对我喜欢的商业商人有所涉及。总的来讲,来到广州的大半年时间里,收获了很多东西。

而且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我和老马的生意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自己的高校。目前已经发展了附近三家高校,遗憾的是,我们只拥有自家学校内的一个小店面,而且还很是很偏僻的那种。

尽管老马,天天吵嚷着要发散来经营,多开个三、五、七家的店面。但我还是坚持,“我们首次创业,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要用钱的地方很多,还是省着点用的好。”

……

但当我们的营业额达到十万时,老马再也忍不住,用他的话来说是:他要在沉默中爆发了。

“十万!小半年我们的营业额已经达到十万,以一千元一个月为单位,我们现在能租下100家店面,我只是要求增加个五个店面,你现在还在畏手畏脚,乌缩在这个小地方,我实在是不能忍!”老马道。

我:“……”

我不得已,这个时候要讲个故事了。

“诶,你知道,上世纪九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纪初的有钱人,为什么那么多会破产么?”

“啊?这个关我们什么事?不知道。”

“上世纪未,到二十一世纪初,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一个做任何生意基本赚钱的时代,从街边摆摊小吃,做到现在的小吃连锁商号的大有人在……”

上世纪80年代开始,人们当工头会赚钱,人们当工人也能赚钱,人们当商人更会赚钱,那是国民赚钱最好的时期。

为什么那个时期产生的那么多的老板,发展到今天都不见了呢?

第一种原因:不会理财,把钱花在了享受生活上,而不是巩固生意上;这种破产无法评价。

第二种原因:自信心鼓胀,认为自己的工厂明明,每月可以赚10万,那我就每月花个十万八万,甚至花二十万,反正迟早这钱还是会回来的;这种自以为是的死法很经典,因为世界没有一个生意是永远赚钱的,从菜市场上就看出来,白菜今天卖6元一斤,明天有可能卖6毛一斤。一个工厂也是如此,在没人竞争时本来每个月可以赚十万,但一旦有了竞争,往往,一个月还得亏个十万。

这种时期,如果,你有足够的积蓄往往就能反败为胜;若因为挥霍无度,没有了流动资金,立时倒地死亡。”

“有人竞争的情况下,别人要你亏,别人他本人就不亏了么?”

“没错,他也亏。”

“那里有人这样做生意,摆明亏也要把别人逼死,有仇啊?”

“非也,别人逼死你容易,逼死你后,自己就能独亨蛋糕,长期来说,这是一个策略,因为钱还是会赚回来的。”我解说道。

这是另一个故事:

故事发生在温州:80年代,林老板是靠做鞋样起家的温州老板。80年代时全国商业信息并不流通,或者说流通速度奇慢,往往国外有新的鞋子样式运到上海经营,要等上好几年才能流行到温州。

林老板看中了这个商机,从上海这个国际大都会,运些新的鞋样回到自己的工厂制造。说得好听点这叫模仿,说难听点这叫盗版。不过因为东西足够新,所以这一时期林老板赚了很多钱。自己的鞋厂一度开到近百工人,月收入过十万。

林老板也从穷中年,一下子摇身一变,成了十万元户,百万元户。众所周知,暴发户最喜欢挥霍,最怕别人看不起他。所以他的房子要起县城里最大最高的;车子要比县长高级大品牌的;

发迹的第一年时间。林老板房子、车子、装身衔头、摆谱请客花了近百万,个人支出已经无限接近了自己鞋厂总收入。

但林老板拿个算盘一算,鞋厂一个月的盈利就达到了十万左右。一年挥霍下来,鞋厂流动资金都还有十万左右,大大的放心。于是继续花天酒地、醉生梦死的日子。

而且自己还规划好了,第二年的扩张,直抵邻县,放出来话来,要在鞋业内做全市老大。

邻县有位同行,深谙鞋业一途。被前者压迫得,抵压了家里的房子,从银行取出钱来,把自己的厂子办成了一家和林老板一模一样的鞋厂来,而且生产的产品价格还比前者便宜。

第一个月就将林老板的生意顶了下去,害他不仅没有赚钱,还亏损了不少劳工和材料费用。

这时,两家鞋工都知道一个事实:谁撑得久,谁就是这个行业的老大,那个撑破了肚皮的后果很严重,只有倒闭一途。

正在竞争得如火如荼的两家工厂,都是在烧钱。这个时候,林老板才清醒过来,自己的钱用得差不多,现在要四处找钱。谁知天下之人皆信俸:‘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林老板已经是无利之人,酒肉朋友见他已经失势,皆是一哄而散。无奈之下,只有抵压房子,车子续来救命钱。

林老板显然财厚,这一下,即将把对方比下去。

邻县的老板的确了解得对手很深,而且实力也不弱,拼底蕴,如果林老板不花了公司的流动资金,他是不够拼的,但对手是个花了百万再和他比谁的钱多,林老板显然不够看,这位邻县老板最后从持久战中获胜。

状态提示:第九章 扩张--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