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盛世慈光>第341章 定海将军

德光帝还在犹豫不决,看向九弟没得到任何提示,就下意识看向他的老师,左丞相赵咎。

赵咎一瞬间就把有关于海神军及这位梅家混血胡子的事在脑子里过了一遍。

去年红衣大食忽然袭击蓬莱港,朝廷一下子乱了手脚,因为这种海敌入侵还真是闻所未闻,大幸的海岸十分太平,朝廷设的三个港口海事司,平时最多处理几个偷税漏税的。

海盗、倭寇这种人,听都没听说过。

当然赵咎不清楚海上的事,所以不知道主要是因海上有“海神”坐镇,不管哪条航路,大幸海商都会跟航梅家船队,所以船队规模极大,一般二般的人哪里敢来打劫?

红衣大食忽然入侵,大幸若吞了这口气,实在有损大国威严,而且绝不可能放弃三个海港每年近千万的国税,但又不知道该怎么打击报复。因为红衣大食海船众多,扯了风帆往大海里一躲,抓住他们真的很不容易。

正头痛,楚王作为大幸的守护神,一力扛下所有的压力,顶着疑义,组建了海神军。

当时事态紧急,楚王并没问国库要一分钱,以楚王金字信誉打底,开了空头支票,说动梅家献出一千商船改造战船,投入人力物力抗敌。

楚王推荐朝廷启用临邑伯柴子石作为海神军统帅,这位六十七岁的老将一直在骊山别院休养,祖上曾为大祖海上运粮运兵,为开国做出卓越贡献。大幸现有的不到一万的水军,正是这位柴将军练出来的,作为唯一和水战沾了点边的将军,他顺理成章被抓了壮丁。

不过谁都知道柴将军年纪太大,精神不济,请他出来只为坐镇,想打胜仗却不容易。

此时,楚王再次力排众议,破格启用梅家三郎为海神军左将军,宰执们虽知这是个混血胡子,却不得不捏着鼻子让皇帝任命他。因为大幸的确无人可用,且楚王的理由太充分了——敌人是最了解敌人的。

是的,梅容虽封“海神”却并非天下无敌,他在海中也是有对手的,正是航海发达,狮王旗遍及整个东大洋的红衣大食。

十年前,大幸对海贸不是很重视,任由红衣大食把持整个大幸东海,对大幸本土商船是各种打压。梅容渐渐崛起,引得红衣大食忌惮,对他各种明争暗害。梅容所铺设的每一条航路,不仅靠他的智慧与勤奋,更充满了争斗与鲜血。

这也是梅家一千商船改造战船,就能直接拉上战场的原因。梅容的船队本就装有海战武器,水手们都算得上半个战斗人员。

因楚王上位,对梅容各种支持,红衣大食几乎丢失了大部分的大幸市场。刚好德光帝的同母弟安顺郡王沐意,私下联络红衣大食,想借兵谋反。

红衣大食欣然同意,可惜这触动了楚王的底线。楚王直接驱逐红衣大食,不允许其再入大幸通商。

红衣大食偷鸡不成蚀把米,怎么舍得大幸国内便宜的丝绸茶叶瓷器?一为抢劫,二为报复,三为打服了大幸好谈条件,所以悍然袭击蓬莱港,本想压一压梅容与楚王气焰,谁知一贯讲究仁爱友好,软绵绵的大幸居然也会露出锋利獠牙。

事实证明楚王的确有识人之明,这场海战,梅容身先士卒,出生入死,用改造战船配合火油弹,把红衣大食在大幸沿海的船队连同他们在海上占的,当做东大洋航路跳板的岛屿全部一锅端了。

后因梅容受伤濒死,他手下的忠属疯了一样追杀红衣大食残部,更红衣大食来援的五百战船一并打败了。

这场胜利大快人心,可正是由于胜利太大,反引出了一些不太美妙的声音——有人抨击楚王滥用火油弹,十分残忍,有伤天和。好吧,火油弹的确太凶残!儒家“仁义礼”的思想让大部分读书人都同情红衣大食。

至于被毁的蓬莱港,还有被波及的平民与海商,对读书人和一些朝廷官员来说只是一个数据而已。他们并没有亲眼看见被虐杀后丢入海中泡胀,冲回海滩的面目全非的尸体……以及更多葬身海底,永不能回乡的无辜百姓。

当时抗议楚王太残忍的声音成为主流时,楚王因救梅容太费心神“病倒需要休养”,在嵠丘行宫整整三个月没消息。

德光帝心里厌烦对九弟的所有抨击,却不能反驳,否则真让人觉得大幸“不仁”,与动摇国本无异,容易激化矛盾。他已经深得赵咎真传,学会了打太极,用个拖字诀把海战武器的事含糊过去。

三个月过去,新话题陆续出现,旧事重提的人越来越少。

梅容也给力,在嵠丘优哉游哉修养三个月,下了山只用半天时间处理了梅家私事,就急匆匆顺流而下,拉上柴大将军出海巡航,武力威慑一番顺便打击了几个红衣大食的探子船队,然后把沐慈要传达的“战争的归战争,不允许波及平民”的规矩宣扬一番,很快堵住了大幸读书人和官员的嘴,让他们明白楚王启用杀伤性武器是为了报复红衣大食虐杀蓬莱港平民的行为。

不过……德光帝揉一揉疼痛的太阳穴,心道明天自己的龙案上一定会堆满弹劾奏章,抗议楚王是个……强盗!

打胜仗就打了呗,居然纵容梅容抢了三百“船”财物,还抢回来九十多万顷土地,简直把一个小国连钱财带土地都搬空了。

尽管德光帝心里想叫一声“好!”,可脸上真不能露出狂喜来——免得像个暴发户。

嗯哼,大国威仪!

德光帝绷着威严面色,见赵咎轻轻点了点头,便


状态提示:第341章 定海将军--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