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青春校园>筝歌(清穿皇太极)>第194章 花好月圆(三)
喜,以讨皇太极的欢心。多铎贝勒甚至在自己府中杀牛宰羊,舞乐备至,来宴请皇太极和海兰珠,以表祝福。从前海兰珠是默默无闻惯了,一下子成了万众瞩目的焦点,东宫每日都要收上数不胜数的礼品,各路宴请也是络绎不绝,反倒是令她有些不习惯了。接下来整个十一月,皇太极除了回书以责朝鲜,并于月初阅六部政绩外,去早朝议事的次数,一只手都数得出来。平日更是连宫门也懒得出,如同在东宫扎了根一般。从前他每日都要去崇政殿阅奏章,现在干脆让承政将奏章都送来了东宫批阅,头天下午送的奏章,第二天下午来取,再送一批新的,如此往复。这些日子,海兰珠着实是低估了他的如狼似虎,总觉得他这会儿比二十岁时还要精力充沛,每天都要折腾到她腿软也罢,还总爱趴在她肚子上嘀咕,“怎么还没动静呢?”看来是非常期待他辛勤耕耘的果实。他们这样如胶似漆,当然也惹出了不少的非议。从前众臣的恭维,逐渐转变成了忧虑,皇太极每日收到的奏疏中都有不少谏言,恳请他视朝勤政,勿荒废政事。十二月癸未朔,朝鲜国王以书来谢罪。甲辰,佐领刘学诚上疏请立郊坛,并勤视朝,朝中请上尊号的声音也越来越多。皇太极才终于答复诸臣曰:“诸臣奏疏,本汗皆一一过目,疏中谏言本汗应视朝勤政,所言极是。至于建立郊坛,请尊号,本汗尚未知天意所在,何敢遽行,果成大业,彼时议之未晚也。”于是,皇太极终于恢复早朝议制,重新上朝理政。海兰珠终于能好好歇上几日,遂将这一个月来赠礼的单子潦潦看了一遍,这才留意到一个熟悉,却又令她生疑的名字。汉军正蓝旗副都统李率泰。所赠之礼……不是别物,而是丝帕。海兰珠遥想起当年在抚顺将军府上的种种来,心中隐隐觉得,其中必有深意。于是她派了奴才去给李率泰捎话,不过多时,奴才便带回了一封李率泰亲笔信一封。信中写:“家父病危,别无他愿,恳请娘娘来府一见。”看到这封信后,海兰珠陷入了犹豫。李永芳病危……作为故人,她的确应当前去探望。只是这么多年来,她与李家,没有恩情,只有恩怨。而李永芳想见她的理由,她左思右想,只有可能是为了李延庚。自刘兴祚诈死投明一事泄露,其生前谋划之事,从复州到宁远,刑部每一件都查了个水落石出,李延庚自然也脱不了干系。复州民乱,他是主谋之一,往后的次次与明的交战中,他皆有通敌之嫌,且证据确凿。皇太极令其入狱论死,听闻他本是死罪难逃,但李永芳手握哈赤所赐的免死令牌,才保住了他的性命。眼下李永芳时日无多,唯恐今后无人再替李延庚作保,才想到了她来。只是见了她,又有什么用呢?她不是什么活菩萨,从前因为善良而吃的亏,已经足够发人深思了。她救不了李延庚,正如她救不了刘兴祚。他们选择了置身死于度外,曲线救国,便已踏上了一条不归路。反复思忖之下,海兰珠还是决定先将此事告之皇太极。“听闻李永芳这几年身体一直不大利落……他也算是归附我大金的第一位汉将了,早年与朝鲜缔盟,他有头功,若是真是病危,当前去探望才是。”但皇太极顾念李延庚犯得是通敌之罪,还是打消了亲自去探望李永芳的念头。如今金国早已不止区区八旗了,汉军旗和蒙古旗的人数皆不在少数,何况其中还以战俘居多,正是鱼龙混杂,人心未辑。若他奖惩不分,继续恩养李永芳一家,岂不是在纵容怀有逆心之人?三思之后,他才决定道:“既然他想见的人是你,你便替我去看看他吧。”海兰珠知道皇太极有所权衡,遂按照他的意思,第二日便去了李永芳的府邸拜访。病榻上的李永芳,面色枯槁,已是枯木朽株,行将木就。李永芳见到她后,便是一声掩面长叹。“一念之间呐……当年在抚顺的那一念,又对错何如呢?”海兰珠听着他这一言,心塞不已。十六年前,抚顺城楼上……她曾对李永芳说:“要杀,还是降,不过是一念之间。将军一念,或许能扭转历史呢?”没想到,她的一句箴言,令得李永芳弃城投降,也从此拉开了金国进取中原的序幕。这便是她拼了命想要逃离前尘往事的缘由。她这一路走来,有太多的指责,太多的罪名,她背不起……只能屡屡用历史的必然来安慰自己,以逃避良心的责难。“也不怕告诉娘娘,我李某人……也不过是个孬种,后半生做了瞎子,上无颜祖宗,下有愧子孙。如今大限将至,只有一事放心不下……”海兰珠怃然道:“大人请讲。”“先汗待我不薄……只可惜,我李永芳教子无方,忘了过犹不及的道理……我越是逼他,越是压着他,反倒是害了他。”他长吁一声,气若游丝,许久才缓过劲来。“正如愚人食盐之理,愚人食盐不已,味败,反为其患。天下之事皆然,过则非唯无益,反害之。我知道……若恳请娘娘救那逆子一命,实在荒唐,今日这免死金牌,李某就交托给娘娘了……也不奢望其他,若我那个逆子肯洗心革面,恪尽职守,效忠大汗,就姑且饶他一命。若他还是不知悔改,就请娘娘替他了断吧……”


状态提示:第194章 花好月圆(三)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