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大明野望>第十九章 案情

听了陈文的话,王勇神情一紧。

这陈文所言,倒也不失为一个办法,虽说锦衣卫乃是陛下耳目容不得欺骗,但是现在他和这陈文乃是一条绳上的蚂蚱。

能把人揪出来总比干耗在这里要好得多。

“此事能行吗?”

“呵呵,那江湖郎中平日里便以骗人为生,再有,请王大人扫清些许尾巴,此事不就行了”

陈文的眼睛直盯着王勇。

说实话,陈文这个提议是冒了极大的风险的,毕竟若是王勇不肯,且将尘网刚才所言汇报给洪武帝,那陈文这大理寺卿可就也当到头了。

“这样,陈大人,我等还是不用操之过急,三日、再有三日,若是还查不出,便由陈大人做主了!”

好一会,王勇下定了决定对陈文说道。

而听完王勇的话,陈文也是放下了心来,脸上浮现了一丝笑容

“那是自然,王大人奉圣命与我一同查办此案,那么我等自然要办好此案,以免辜负陛下之意”

两人议定之后便散去,只不过纵然有了主意,但眼下能在三日内将此事查清最好。

不过王勇还有一个事情,便是那黄圭的事情。

毕竟御史弹劾的可是黄子澄两个儿子。

分宜城外

李朱氏一家便住在此处,说道这李朱氏也是一苦命人。

李朱氏自幼便是由娘亲带大的,长成豆蔻之后,倒也相中一个如意郎君,好几番苦难之后,两人走到了一起。

这李朱氏的夫家原本在这分宜也是一号人物,只不过在去年,不过三十岁的年纪便去世了,而那五百亩水田是她丈夫还在世的时候便置办下来了。

他那丈夫一死,李朱氏膝下不过一幼子,便有人打上了这五百亩水田的主意。

打这主意的不是旁人乃是李朱氏死去丈夫的族中之人。

李朱氏孤儿寡母的自然不是对手,眼看着对方便要将其一口吞下,李朱氏终日惶恐不安。

不过就在前些日子,李朱氏得了一高人指点。

那高人告诉她,她孤儿寡母的在这乡野之中又岂能斗得过宗族,因此给她出了一个主意,让她把这田投献到有功名之人家中,一方面省两人日后的徭役,另一方面也省的旁人眼馋。

这样一来,田不是她的,宗族之人又岂能以宗法夺了这田。

这主意很不错,但关键是要有人能接受她的投献。

五百亩上好的水田可不是一份小家业,眼红的人不在少数。

因此即便是投献,也要选一个人品不错的主家。

这思量来思量去,李朱氏便选定了黄家。

要说也巧,那李朱氏自幼生长在分宜县城之中,与那黄家的老仆还是旧识,因此没等那高人开口,李朱氏便将自己与黄府的渊源给说了出来。

那高人听了倒也没多说什么,只是和李朱氏道夜长梦多,劝她尽快将此事办好。

本来这事也不难,李朱氏与那黄府老仆一说,那老仆便应下会去和黄府大公子提此事。

但黄圭得知之后却并没有答应下来。

按理来说,这送上门的便宜,黄圭为什么会不答应呢。

原因便是投献虽是乡土之中约定俗成的事情,但毕竟与国法有异,虽不会成为大罪,但毕竟是一瑕疵。

因此那黄圭顾虑到自己父亲黄子澄的官声,便没有答应。

虽说黄圭没同意,但李朱氏因夫家之人逼迫甚急,因此再三恳求那黄府老仆,同时也将内幕之事与那老仆说了。

而就在锦衣卫前来的十几天前,那黄府老仆刚刚与李朱氏一同到县衙完成了手续,换了田契。

本来像田亩易主之事是要主家来人的,但县衙也知道这黄府眼下只有一个黄圭在乡中,平日里在家温书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外面都是那黄府老仆在走动,因此在那黄府老仆出示了主家文书之后,县衙便也给办了此事。

想来这府中产业扩大乃是喜事,又有谁会拒绝。

听完这李朱氏的话,同时与县中典吏确认之后,那锦衣卫总旗顿时也是无语了。


状态提示:第十九章 案情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