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新三国翔龙风云录>第五十五章 伍德瑜自辨忠贞(二)
,生生的折在了‘飞狐队’手中,当时‘飞狐队’仅有八十人,战后‘飞狐队’尚存二十人,而‘鹰煞营’除我独自逃脱之外全军覆没!”吴骏发现,在谈到半年多前的上党一战,一向沉着冷静的伍孚竟出现了惊恐的神色,随后又出现痛苦与挣扎之状,八十人对阵一百多人导致全军覆没,对方还生还二十人,可见那一战的惨烈,同时也见证了“鹰眼”与“银狐”的势力差距。

“‘银狐’,‘飞狐队’,好得狠!血债必须用血来偿还!看得出来,德瑜这几年来辛苦了!既然贾诩敢招惹我们天龙军,敢欺负我们‘鹰眼’,那我们就给他一点颜色瞧瞧,好让他知道哪些人他是惹不起的!”吴骏近身安抚起伍孚起来,再次递给了他一杯温茶!“既然德瑜与贾诩的‘银狐’多次打交道,且双方势力均在并州境内纵横交错,如今北有鲜卑环伺,南有各路联军勤王,且听闻皇帝陛下已失踪多日,德瑜可曾探查到什么有用线索或情报吗?”吴骏不动声色的切入了此次谈话的核心关键之处,看看这伍孚如何答辩与解释。

“主公说得不错,据最新情报显示,皇帝陛下于太原晋阳宫失踪将近一月有余,竟无一人得知陛下行踪,太原城内一片鸡飞狗跳,政事搁浅多日无人问津,据‘鹰眼’回报,陛下日前应是被不明势力裹挟在雁门关一带。同时雁门关外的鲜卑急于筹措过冬粮食,日前攻打甚急,若非冀州张颌、朱灵率领三万兵马及时抵达援助,雁门关几破矣,真是险象环生!而令人奇怪的是,饶是如此,留守太原城的贾诩并未派出一兵一卒增援吕布,显然是另有所图!”所到此处,伍孚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的略加停顿一番,昂起头颅,郑重其事的对着吴骏说道,“主公,据卑职最新打探到的消息,因我天龙军势力发展过快,目前已威胁到并州的安全,目前已深深引起贾诩的敌视,据闻贾诩已部署力量在北面张网已待,只等主公一头撞上去,而安邑遇刺,祁县遭围便是实证,贾诩为何不发兵增援雁门,其意俨然若揭,这是欲置主公于死地而后快啊!卑职建议,主公应打道南返,不宜与并州军正面冲突!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望主公三思!”说完,伍孚竟然再次对吴骏跪拜磕头恳求起来!

“德瑜,你这是作甚?快快起来!”吴骏看着一直在磕头的伍孚,几次跪拜之后,额头有血丝隐隐渗出,吴骏赶紧将他扶起。对于伍孚,吴骏作为主帅,百感交集,按照直觉,吴骏发觉“鹰眼”与“银狐”同在并州发展,目前肯定是存在着一些鲜为人知的辛秘,有着爱恨交织的情仇,对于此次贾诩的部署,或许可以从伍孚这里挖掘出一些线索。“你方才说过,陛下失踪多日,我吴氏受皇室恩宠,怎可为自己私利而不顾陛下生死,岂可因祸福趋避之?国不可一日无主,只要有一分希望,我们便付出万分努力!且鲜卑蛮夷犯我边界,我天龙军上下只有一个声音,那就是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既然德瑜如此肯定贾诩会步下埋伏与圈套,德瑜可否详细解说贾诩的部署,以德瑜之见,若是我征北军执意北上雁门,当如何是好?”

“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听着吴骏声情并茂的演说,伍孚仿佛被激发出满腔的豪情,再次稽首向吴骏说道,“主公,据卑职获悉,吕布命贾诩镇守太原,留下‘六健将’中曹性、魏续率领三万兵马协助,如是贾诩有心针对主公,布局埋伏,我军凶多吉少,且自上党以北天寒地冻,不利兵马出行,卑职虽强烈建议主公南返,若是主公执意北上,卑职有几点愚见。其一,兵马需化整为零,迅速穿过并州中部防区,不可与并州军纠缠在一起或正面冲突,否则,我北征军本来数量就处于劣势,若是正面厮杀必有损伤,即使可到达雁门,兵力必不足以营救陛下或对抗鲜卑军,且雁门尚有吕布率领的数万并州军环伺左右,则陷于被动之地!其二,需充分发挥情报之耳目功能,主公可将‘秘营‘与‘鹰眼‘联合使用,保证信息情报的畅通准确。其三,主公必须加强自身防护,据卑职所闻,贾诩此人号称‘毒士‘,为人机智狡诈,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既然在安邑已安排了一次刺杀,不排除在并州境内还会有如此卑劣行径之手段再次发生。若刺杀得逞,我天龙军则面临灭顶之灾,瞬间定会分崩离析,迅速瓦解,则达到贾诩之目的!不过若是问至具体部署,卑职目前不得而知,无论如何,主公此行,必困难重重,卑职愿意追随左右,以策万全!”

随后,吴骏又与伍孚再聊了一些其他事宜,一看此次谈话历时将近一个多两个时辰,将近下午申时(相当于后世北京时间15时至17时),与伍孚简单食用过一顿下午餐之后,安排亲卫单独安排伍孚在营帐中休息不提。吴骏却是召集吴龙一与“丰二十”两人,谈谈此次谈话中对伍孚分看法。

“军帅,此次伍孚虽是如期到达指定位置前来觐见,不过据卑职所看来,伍孚谈话七分真三分假,不可全信,卑职认为伍孚存在三点漏洞!”首先发言的是“秘营”统领吴龙一,作为谍报同行,龙一有着非常人般的敏锐,“其一,据情报确认,伍孚方才提到的半年前‘鹰眼’与‘银狐’于上党交战不假,‘鹰眼’全军覆没亦是不假,假的是伍孚省略了他战败遭擒一事;其二,据‘秘营’情报显示,在伍孚遭贾诩擒获之后,伍孚妻儿其后不


状态提示:第五十五章 伍德瑜自辨忠贞(二)--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