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三国之魏武元勋>第二十九章 休养生息

熬过了蝗灾的曹操,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吕布和刘关张三兄弟如今居然会落脚于徐州。就连高夜在听到这条消息的时候,也不得不感慨历史惯性的强大。如今曹操尚未攻伐徐州,刘备居然就莫名其妙的去了陶谦那里。吕布在濮阳败退,居然也会绕过大半个兖州,从青州进入琅琊,继而被陶谦安排在小沛。如果不是陶谦现在还活着,高夜觉得现在的局面和历史上的徐州根本就没有任何区别。

可也正是陶谦还活着,这才难办。本来徐州就有陈珪、陈登这样的顶尖谋士,又有赵昱、王朗这样的名宿大儒,唯一的短板就是没有猛将。可是现在,无论关羽、张飞还是吕布,在高夜眼里都是天下无双的猛将。或许张飞如今还声名不显,可是对于从小听着张三爷喝断长坂桥的故事长大的高夜来说,又如何能不清楚张飞的勇猛?

现在徐州补齐了最后的短板,高夜相信,若是陶谦年轻二十岁,定然是一个劲敌。虽然比不得袁绍手下谋士如云,猛将如雨。可是比起袁术来,却也是绰绰有余。好在陶谦如今年事已高,今年又一直久病难医。如今已经到了兴平元年的尾声,如果不出意外的话,陶谦之死应该不远了。

不过历史上的陶谦,据说是因为打不过曹操,又见到徐州百姓被曹操屠戮一空,心中忧急,这才导致病情加重,随后不久死在了徐州。徐州也被早有准备的刘备,收入了囊中。只不过后来张飞喝酒误事,被屯扎在小沛的吕布给夺走了而已。

可是从自己现在收到的情报来看,刘备能进入徐州,还当真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北海的孔融因为被管亥的黄巾贼包围,不得不向刘备求援。和历史上一样,太史慈单枪匹马杀出敌阵,径直往平原求救。刘备也二话不说,就带着自己手下的人马杀奔北海,来救孔融。大家毕竟因为陶谦的原因,暂时结为了同盟,盟友有难,又如何能不看顾?而且自己本是公孙瓒的师弟,袁绍又怎么可能放心自己一直呆在平原?虽然没有来征伐,可是平日里小麻烦可一点都不少,因此寻找一个能够安心发展的地方,早已是刘备心中的愿望。

如今孔融求援,正应了他的心思,故而带着关羽、张飞,一起解了北海之围。可谁知道,刘备三兄弟才刚刚进了北海没几天,就见到了狼狈逃来的简雍,具言平原已被吕布攻破,粮草尽失,刘备三人尽皆大惊失色。不过对于刘备来说,却又有着几分窃喜。如此一来,自己到正可以名正言顺的留在北海,甚至可以在曹操攻伐徐州的时候,自己也好名正言顺的进入徐州。

对于刘备来说,当真是天随人愿。不用等曹操了,因为吕布已经率军,准备进入徐州。闻听此事的刘备,在招揽太史慈未果之后,就紧随吕布,打着复仇吕布以及救援徐州的旗号,公然进入琅琊一带。陶谦闻听吕布前来的时候,也是抱着抗击的准备的,因此对于刘备的到来,更是颇为欣喜。他很清楚,徐州诸将面对吕布,毫无胜算。可是刘备手下的关羽,曾在汜水温酒斩华雄,如此武艺,当可和吕布一战。

可谁知道,吕布此来,居然是来投靠的。这不但让陶谦大跌眼镜,就连刘备也是一脸的懵逼。自己有打算趁机谋取徐州,难不成吕布有同样的打算不成?因此刘备进入徐州城后,立刻劝说陶谦,吕布不可留!想想丁建阳和董仲颖,前车之鉴啊!

可惜刘备的劝告并没有被陶谦采纳,因为陶谦同样对刘备并不信任。他需要刘备留下来帮他抵御曹操,同样也需要吕布来牵制刘备。更何况他们两个一个守琅琊,一个守小沛,曹操无论是从西来,还是从北来,都难以轻易突破。最重要的是这两方人马可以互相牵制,如此一来,徐州才算是安稳。

因此两方人马也只得从命,毕竟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啊。可也正因如此,如今盼着陶谦赶紧死的,除了高夜之外,刘备、吕布和陈宫也同样加入了这一行列之中。

颖阴城内的曹操,看着谍报司的密奏,心中大为恼火,谁能想到,自己刚刚打跑了的吕布,居然凭借着这场蝗灾的拖延,成功进入了徐州呢?而且他这一进,不但给予了陶谦西面的屏障,居然还顺便收得了刘备兄弟三人。如此一来,自己想要拿下徐州,只怕要多费一番手脚了。

大堂之内,所有人都在仔细思考着眼前的局势。虽然去年的收成保住了绝大部分,可是一场蝗灾,也当真让曹操原本大好的局势变得惨淡起来。南边的袁术如今已经打下了庐江,孙策更是在袁术军中展露了头角。不过孙策虽然旬日克城,可是杀死陆康的行为,却遭到了江东世家的不满。袁术把孙策推出来背锅,更是因此把原本答应给孙策的庐江太守一职,给了自己手下的亲信刘勋。如今袁术已经平定了淮南,下一步他要攻伐何处,尚不可知。可无论袁术是朝着徐州而去,还是向着兖州进发,对于曹操来说,自己和袁术开战恐怕已经不可避免。

而东边的陶谦,更是平添战力,西边的刘表虽然一直表现的很不具有攻击性,那也是因为他自己对于荆州尚不能完全掌握。如今江夏黄家势微,虽然黄祖依旧担任江夏太守,可是实力已经大不如前。不但黄承彦公然和他分道扬镳,就连黄忠这个旁支也和他划清了界限。凭借打压黄祖而掌握了一部分荆州军力的刘表,如今已经基本统一了荆州世家的思想,如今只要他愿意


状态提示:第二十九章 休养生息--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