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崛起在大明>第三百一十八章 凤阳破
烈!

两名官兵只是愣了一瞬间,喧杀的声音使得他们身体一颤,头皮发麻,脊背都在冒着冷汗,有一股惧意和害怕油然而生,其中一个人当即反应了过来,并急促地催促道:“快快...你去鸣锣敲鼓,我去禀报留守大人!”

咻!

一支钢箭袭来,铜锣“咚”的一声,只来得及响了一下,敲锣的官兵瞬间被射中,钢箭没入胸膛之中,嘴里“汩汩”冒着鲜血,猛地摔倒在地,“砰”地一声,一下子惊醒了被吓呆的另一名官兵。

另一名官兵满眼都是惊骇之色,转瞬就恢复了过来,明白了其中的关键问题,在浓浓大雾之下,那名官兵为何被射杀?

死死地紧盯着铜锣,又回望了一眼大鼓,另一名官兵浑身颤抖了一下,生生停住了脚步,不再鸣金敲鼓,进行示警,转身离去,快速跑离鼓楼,直奔凤阳城而去。

不久之后,在距离城门附近的一处武将府宅之中,随着一声大喊大叫,彻底大乱了起来。

“不好了...乱军来袭,已经打到西门外的鼓楼附近,快去叫留守将军!”

很快,在大厅里,留守朱相国一身铠甲的走了进来,不等大厅里的诸将说什么,当即命令道:“召集全部兵马,立即随我迎战乱军,前去挡住他们,为其他部队赢得更多的反应时间。”

“是,将军!”

“哗啦...哗啦...”

随着一阵铠甲摩擦发出的声响,大厅里已经是人去楼空,不久之后,西门外就传来了阵阵若有若无的厮杀之音。

这一刻,凤阳城里有一些诡异,尤其是靠近西门方向,尽管喊杀声震天,血腥味弥漫,却没有一个老百姓奔逃出家门,前去衙门报信,仿佛在那一瞬间,达成了一种默契的共识。

浓雾消散,渐渐变淡,可视距离已经扩大了方圆十几米。

在西门外,各种厮杀的声音越来越小,越来越多的起义军不断逼近凤阳城。

在起义军的稍靠前位置,扫地王、太平王等人在指挥着各自的部队,与官军厮杀,鲜血横流,遍地都是尸体。起义军宛若潮水一般,不断涌向凤阳城,黑压压一片,一眼望不到尽头。

加上白眼浓雾的衬托,起义军就像来自于异界的兵卒,蜂拥而至。

与此同时,在凤阳城的指挥使府,袁瑞征睡眼惺忪的出现在大厅里,还穿着一袭白色的睡衣,整个人懒懒散散的模样,知府颜达暄更是在这时走了进来,急急忙忙的问道:“将军一大早的,就急急忙忙的将下官召来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喏...你问他...”袁瑞征揉了揉眼睛,不以为意地一指站在大厅里的兵卒,没有丝毫的危机感。

“将军,属下说的是真的,乱军真的打来了,已经到了西门外。属下前来之前,还有一群百姓装束之人,手持兵器,涌向了城门。”

袁瑞征依旧没有任何的着急模样,反而打了一个哈欠,知府颜达暄反而厉声地质问道:“哎..我说,如果乱军真的打来了,怎么只有你一个前来报信?虽然大雾弥漫,怎么没有听到锣鼓声的告急?快滚!否则,将会治你个谎报军情!”

“大人,属下说的是真的,朱留守已经仓促出城迎战了,如果再不派兵支援,朱将军可就凶多吉少了;如果再不派兵夺回西城门,凤阳城可就失陷了。”

“来人啊,将这个谎报军情之人拖出去,重责三十军棍,以示惩戒。”袁瑞征不耐烦地大喝了一句,面露不满之色,依旧没有任何的着急之色,在两名兵卒将报信人拖出去的过程中,又打了一个哈欠,宛若自语般的继续说道:“本将军在城外安插了那么多的明哨暗哨,又有那么多的站岗与巡逻人员,如果乱军真的来袭,怎么可能没有一点声响?”

不管那个报信人的大喊大叫,如何的请求,袁瑞征面露一丝歉意,看向了知府颜达暄,不好意思的说道:“大早上的就将颜大人惊扰而起,实在不好意思,大人请回吧,有本指挥使在这里,凤阳府就不会有事儿的。”

说罢,袁瑞征不等颜达暄有任何的回应,当即向自己的卧室而去,哈欠连天,嘴里嘟囔着,咒骂不已。

见此情形,颜达暄傻眼了,这一切发生的太快了,从报信人被拖出去,再到袁瑞征下逐客令,不过是几个呼吸的时间,他根本没有说话的机会。

这一刻,颜达暄艰难地吞咽了一下口水,心里好想劝说袁瑞征一下,非常时期,不管消息真伪,为了保险起见,还是应该带人去看一下。

看到袁瑞征已经走进了卧室,颜达暄将到嘴的话语咽了回去,略微犹豫了一下,随即面露坚决之意,似乎作出了决定,重重一点头,边走边喃喃道:“还是和巡抚大人通报一下此事比较好,反正已经起来了。”

不久之后,走到十字路口之时,似乎想到了什么,颜达暄忽然改变了决定,转身直奔西门方向,快步而去,但还未走多远,立即就听到了阵阵若有若无的厮杀之意。

“唉呀妈呀,乱军真的打来了!”颜达暄凝神一听,确认之后,不禁惊呼一声,就要原路返回,准备去通知指挥使袁瑞征,脚步一滞,喃喃道:“在这里就能听到厮杀之意,看来乱军已经攻破了西门,凤阳城恐怕已经不保,还是保住小命再讲。”

然而,颜达暄刚快走了几步,再次停了下来,自语道:“不行,城里的老百姓对我的意见太大了,很容易被他们认出来,一旦被救出


状态提示:第三百一十八章 凤阳破--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