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青春校园>师道官路>650,古人的启发
的一个小门子便对他说,如今当官的但凡到一个地方,都要有一张“护官符”,里面列有当地的豪门贵族,对这些人家,任何父母官都必须小心谨慎,千万不要轻易触犯他们,否则,你的乌纱帽便戴得不久。再说,在朝廷里,他们四家还有不少人当着朝廷命官呢,谁能得罪得起他们?所以,打死了人后,薛蟠根本就没有丝毫的担心和畏惧,犯不着为这点区区小事而背井离乡去逃亡。后来,贾雨村不是听了那小门子的劝告,只判了薛家给死者出了点烧埋费了事,杀人犯薛蟠照样在京城里逍遥法外,为所欲为。而知府大人贾雨村结完了案,还忙着分别给贾政、王子腾等薛蟠的亲人们写信,解释、汇报案件的处理结果,并向他们邀功呢。

薛宝钗身上带有一把金锁,是一个癞头和尚送给的。金锁的两面都刻有四个篆字,正面是“不离不弃”,背面是“芳龄永继”。第一次见到薛宝钗的这把金锁时,连贾宝玉都认为它和自己的玉坠儿真正是一对儿。宝钗之母薛姨妈曾在许多人的面前说过,说是当年那癞头和尚给宝钗送来这把金锁时曾瞩咐说,宝钗将来必须找有玉的男子方可嫁出。贾家和薛家是亲戚,王夫人便是薛姨妈的亲姐姐,贾宝玉衔玉而生的事薛家自然早就知晓。来到贾府后不久,贾府上下早已有人私下相传:宝玉和宝钗确是“金玉良缘”。对此,聪明而敏感的林黛玉显然也听到了风声,因此对宝钗的到来无不存在着戒心,同时也为自己没有父母,不能给自己的终身大事作主而不时悲伤流泪。薛宝钗则早已知道自己早晚要嫁给贾宝玉了的,但是要想让自己顺顺当当地当上宝二奶奶,她必须注意理顺方方面面的关系。

一是必须设法讨好贾母的欢心。贾母是贾宝玉的祖母,是贾府辈份最大的一个人,而且又十分宠爱宝玉。虽然说贾宝玉的婚姻大事一般都由其父母作主,但是贾母的态度却是十分关键的,因为她是贾府最高权力的代表,只要她还活着,宝玉的婚姻还是由她来定夺,这是毫无疑问的。所以,为了争取贾母的信任,薛宝钗必须想方设法让贾母对自己有个好的印象。这就要求她必须贤惠、有度量和稳重等等。果然,经过在贾府一段时间的表现,贾母终于在人们面前公开说:“提起姊妹,不是我当着姨太太的面奉承,千真万真,从我们家四个女孩子算起,全不如宝丫头。”这也多少有考核的意思,如果选媳妇就像选干部一样,这贾母就是考核工作小组的组长了。

薛宝钗必须做好这个领导的工作。

二是必须消除林黛玉对自己的防范和顾虑。薛宝钗来到贾府后,发现在自己之前已经来了一个天仙般容貌的林黛玉,而且其与贾宝玉情义十分缠绵,这是贾府里众所周知的。同时,林黛玉还是贾母的外孙女,身份十分特殊。在对待自己与林黛玉这个问题上,如果两人的条件差不多,贾母显然要偏重于林黛玉。另外,她还发现林黛玉亦无时不在警惕着自己呢,弄不好,双方闹僵了便会两败俱伤,谁也没有好的结果。而要处理好与林黛玉的关系,薛宝钗采取了如下几个方面的措施:首先是不理会、不计较林黛玉对自己的讽刺、挖苦与嘲弄。其次是假装真心去关心体贴林黛玉,容忍和原谅她的过错等等。薛宝钗的这几招,果然十分奏效,后来,林黛玉便真的消除了对她的疑虑,认为她是真真正正关心自己的,把她当成了亲姐姐般去看待。

这也就是把竞争对手当朋友,麻痹对手。就像现在有些人明明垂涎某个职位,嘴里偏偏要说根本就不感兴趣一样。三是收买贾府上上下下的人心,让他们为自己说好话。在贾府里,薛宝钗尽量使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表现出有修养、有风度,所以很快便搏得了众人的欢心。史湘云就当着林黛玉的面说,宝姐姐便是一个无可挑剔的人;而丫鬟们如袭人、平儿等更是无时不在交口赞扬着薛宝钗;就是连贾母亦当作别人的面夸赞起宝钗来了。加上林黛玉多愁善感、小气刻薄的性格,以及那身一日沉似一日的疾病,薛宝钗击败林黛玉而嫁给贾宝玉,那便是顺理成章的事儿了。这招也很重要,就是群众基础的问题。上面往往喜欢走一些形式,群众意见大的人,上面也要掂量掂量,值不值得为他犯众怒。-- by:dad856|65025|16701502 -->


状态提示:650,古人的启发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