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弘基这会儿才真正认识到魏征的厉害,从心里有种敬畏了。

“好了,公子还没有回答我刚提出的问题呢。”魏征对着寒博说。。

“既然先生问起来了,我便说说吧。”寒博一撩衣襟站了起来,走到书房中央,想了想才说道:“先生刚才这个问题是几种问题的结合,我一样一样来说。”说着伸出手指开始数:“其一,先说朝堂,现在的朝堂上有几种力量,关陇世族的势力在陛下三征高句丽之后,便显得有些捉襟见肘了,但他们在地方上的势力还是很庞大的,也就是说只要他们愿意,他们还会扶植一个人来取代陛下,这就是陛下为什么不顾所有人反对坚持要对高句丽开战的原因;另外山东士族在文帝时被大肆打压,虽然陛下现在努力的扶持山东士族进入朝堂来抗衡关陇世族,但还远远不够,现在朝堂上也只有裴家的裴矩裴蕴二人,还是无法来抗争的。然后还有其他各地的小世家,他们的力量也不可小觑,比如现在的晋阳寒家,晋阳王氏,博陵崔氏,范阳卢氏,假以时日他们这些家族都会崭露头角,到时候就会是各大世家的天下,陛下怎么能安心,最重要的是陛下子嗣单薄,原太子杨昭已逝,次子杨暕骄横任性,无大才,不堪重用,三子杨杲,今才八岁,年岁尚小,陛下怎能不担心。”

寒博说完,又看看魏征道:“至于地方上,那更是混乱不堪,一征高句丽时,山东便开始有人造反,二征高句丽杨玄感反,三征高句丽全国造反已达十多处,这是官逼民反的后果。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要反,征讨高句丽死去几百万百姓,再加上开挖大运河,百姓的生活和生命都得不到保证,只有反还有一口饭吃,所以才频频造反。再来看这些起义是从齐郡、清河郡、平原郡等地爆发,这些地区是北齐的核心统治区域,民风骁勇彪悍,北齐遗臣极多,对朝廷普遍不满,像刘霸道、孟让等人都是,所以朝廷的第二大威胁便是北齐遗民。”


状态提示:76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